“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是什么意思?
廉公便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他多次率军在大战中胜于秦魏两国,立下了丰功伟绩成为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同时还被赵王任命为上卿,当时因为自己的屡屡战绩,廉颇也算是赵国的名人物。长平之战中秦王不满赵国侵吞了秦国的利益,派遣白起率领秦国的大军攻打赵国,赵王派遣廉颇率领大军迎战。
对于秦军的心切廉颇便是采用助垒之计,对于秦军的次次进攻廉颇总有办法击退。秦国眼看无法速战速决,便开始采用挑拨离间,他们让赵王觉得秦军最怕的是赵括而不是廉颇,赵王果然中计了就罢免廉颇改用赵括为赵军的主将。后来赵国被秦国打的大败,四十万主力大军被秦军活埋,廉颇最后出逃魏国但总想报效的还是赵国。
吴起在任魏国大将时,攻破秦军的河西地带后又驻守西河,在职期间也是深得百姓的厚爱,但不幸的是吴起得罪魏王无奈之际只能往南逃,看着自己一步步建起的西河城,豪迈的大将也是留下了眼泪。吴起知道他这一走恐怕再也回不来,而秦国对西河一直也是虎视眈眈秦军必定攻城。后来秦军也是轻轻松松收下西河。
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感,大将的情感往往深沉,廉颇用自己的后生去等待赵王,一生都想着忠于赵国。一代刚硬七尺男儿在面临离开自己的西河,又何曾不是潸然泪下。哪一个典故不是充满怀旧之情,这些也他们对自己的一生,对故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