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滕森战争:屈辱的失败

托尔斯滕森战争:屈辱的失败

前因

布莱登菲尔德战役:1631年9月17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率领的军队,在布莱登菲尔德打败蒂利伯爵率领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

1643年-1645年,丹麦和瑞典之间发生了长达3年的托尔斯滕森战争。由于战争是在瑞典军事统帅伦纳特·托尔斯滕森的指挥下打赢的,所以战争以他的名字命名。

瑞典的军事胜利,引起丹麦的不安,丹麦国王开始反对瑞典,于是,瑞典对丹麦宣战。战争以瑞典的胜利、丹麦的惨败告终。

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的政策引起瑞典的不满。

1631年,瑞典在布莱登菲尔德地区打败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赢得了战争,却使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忧心忡忡,他希望丹麦能够独霸波罗的海,而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却想成为波罗的海地区的霸主。

让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恼怒的是,克里斯蒂安不但不让瑞典的船只通过松德海峡,而且还召来俄国人,妄图反对他。丹麦的瑞典的矛盾难以调和。

1643年5月,战争爆发了。瑞典陆军元帅托尔斯滕森是当时欧洲最有名的军事统帅之一,他领导的军队向来都是以行动快速、纪律严明著称。

瑞典打败神圣罗马帝国,占领了很多德意志的领地。凭借这些领地,托尔斯滕森迅速北上进攻丹麦。

丹麦尚未觉察到瑞典的进攻,托尔斯滕森已经率领军队,进入丹麦管辖的荷尔斯泰因伯爵领。在没有遭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瑞典部队迅速进军,攻占了荷尔斯泰因所有坚守的战略据点。

由于战前没有丝毫准备,瑞典军队进入丹麦南部后,丹麦措手不及。因而,托尔斯滕森率领的军队占领了丹麦的很多地方。

1644年1月,瑞典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日德兰半岛。

托尔斯滕森的军队缺乏军用物资,托尔斯滕森以战养战,放任军队抢劫,占领日德兰半岛后,他们几乎洗劫了日德兰半岛,抢走了一切能带走的东西。

7月1日,瑞典和丹麦之间爆发了自托尔斯滕森战争打响以来最激烈的海战,战争发生于费马恩岛与荷尔斯泰因公爵领之间的海域。

瑞典炮弹猛轰丹麦战船,就连国王克里斯蒂安的军舰也未能幸免于难,他的一只眼睛被瑞典弹片打瞎了。经过此战,丹麦损失惨重,有生力量消耗殆尽,至此,丹麦实际上已经战败了。

瑞典军队的节节胜利,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很恐慌。皇帝担心瑞典控制丹麦,从而扩大势力,独霸波罗的海。

1645年,皇帝派遣军队总司令加拉斯伯爵率领军队进入荷尔斯泰因。加拉斯打算联合丹麦军队包围日德兰的瑞典军队。

然而,加拉斯根本不是托尔斯滕森的对手。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托尔斯滕森没有正面抗击加拉斯的部队,而是率军进入德国境内,攻占了德意志无人防守的据点。

加拉斯没碰上托尔斯滕森率领的大军,只得率军前往易北河上游的贝恩堡。

多年的战争,让神圣罗马帝国民穷兵疲,加拉斯军中缺粮,士兵由于饥荒已经死伤过半。

托尔斯滕森率军越过萨勒河,切断了敌军同萨克森和波西米亚联系。加拉斯所率领的残军被迫朝马格德堡撤退。在马格德堡,托尔斯滕森一举歼灭了加拉斯的军队。加拉斯率军仓皇出逃,人们嘲笑加拉斯为“毁灭军队大王”。

至此,丹麦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被托尔斯滕森打败。

1645年,克里斯蒂安在苛刻的条件下接受和平。

1645年2月8日,在法国和荷兰的斡旋下,丹麦被迫与瑞典签订了屈辱的《布勒姆塞布罗条约》。

根据条约,丹麦割让哈兰地区给瑞典,期限为30年;丹麦割让哥得兰岛给瑞典,而哥得兰岛是丹麦在16世纪从瑞典手中夺取的。挪威将耶姆特兰和海尔耶达伦两郡割让给瑞典。

此外,条约还规定,凡是经过松德海峡的瑞典船只,一律免交海峡税。

后果

第二次北方战争:1657年,丹麦参加北方战争,联合荷兰、神圣罗马帝国反对瑞典,并向瑞典宣战。

结论

丹麦至此完全丧失了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霸权,而瑞典在波罗的海的势力达到顶峰,一跃成为北欧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