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黄帝的简介

《山海经》中,黄帝被视为华夏民族和文明的第一始祖。还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世界大战的概貌——黄帝战蚩尤。这场战争,不仅生灵涂炭,而且引发了生态危机,旱魃的使用,“所居不雨”。

据说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7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

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

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因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扩展资料:

黄帝家族成员

1、父亲

少典:据说是少典国的国君。一说,名祁昆,或启昆。

2、母亲

附宝: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黄帝。

3、妻子

嫘祖:一作“累祖”。西陵氏之女,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

女节:方雷氏,黄帝次妃。

彤鱼氏:名苍林、丽娱,讳邛,炎帝之女,黄帝第三妃,负责人们的饮食住行。被后世尊为烹饪始祖。

嫫母:面貌丑陋,但为人品德贤淑,性情温柔,为黄帝第四妃,曾帮助黄帝大败炎帝、杀蚩尤。

4、子孙

史载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得到十二个姓,依次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大都已经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或部落,有了独立的姓和氏;

后来,周武王(姬发)从陕西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中国人遂自称“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百度百科-黄帝 (华夏部落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