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尼·霍尔的消失

“成名太早了。”张爱玲的这句经典名言,可能是每一个年轻天才的梦想。但是如果梦想成真,生活会幸福吗?当我们羡慕别人的成功时,我们愿意接受他们所承受的吗?《消失的西德尼·霍尔》讲述了这样一个天才少年的故事,也让我们重新思考成功的定义。

西德尼·霍尔是一位年轻作家。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他独特的敏感和写作天赋。他从五岁开始写日记,一直保持这个习惯。他的文章受到老师的高度赞扬,经常在校报上发表。高中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就站在了成功的巅峰。这部小说不仅畅销,还长期高居排行榜榜首,并获得普利策奖提名。电视采访,签名售书,粉丝众多...让他尝尝一夜成名的滋味。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带来快乐和喜悦,反而让他感到焦虑,失去了自我。名利的诱惑让他控制不住。他深爱的妻子发现他出轨后离开并意外死亡。这时,她怀孕了。小说畅销,他书中的观点深入人心。一些粉丝受到影响,自杀了。这些都让西德尼陷入痛苦的深渊,极度自责。他觉得自己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于是他逃离了光鲜的生活,带着他的狗四处游荡。每当他有机会路过图书馆,他就进去找出他的作品并把它们烧掉。

从著名作家到通缉犯,他的人生跌入低谷。就在他被带到警察局后,另一位著名作家弗朗西斯保释了他。当时,他和西德尼一起获得普利策奖提名。由于粉丝自杀,西德尼的书被禁止入榜,弗朗西斯获奖。而且,他的儿子因为读了西德尼的书,克服了失去母亲的痛苦,所以弗朗西斯非常感谢西德尼,密切关注他的情况,并假装成侦探到处寻找他。他真的想为西德尼写一本传记。西德尼在流浪途中生了重病。弥留之际,他答应了他的请求,说出了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

西德尼高中时的好朋友纽波特(Newport)出生在一个显赫的法官家庭,但他非常叛逆,经常欺负同学,但因为喜欢西德尼的文章,他愿意和他分享自己的想法。他父亲不仅是家暴,还经常打他。还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多次性侵小女孩,甚至是自己的女儿。布努特偷偷记录了父亲的犯罪证据,希望有一天能阻止他。他要求西德尼保留录像带,但西德尼的母亲发现她误解了孩子看不雅色情片,直接扔进壁炉烧掉了。他不能把录像带还给纽波特,所以无法帮他逃离父亲的魔掌。纽波特绝望地选择了自杀...

朋友的去世成了他人生的阴影,但也是他成名的原因。因为那部深受大家喜爱的小说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我们国家的核心已经镌刻在这些虚伪的笑容里,镌刻在一排排看不到尽头的无名房屋里。我们这样活着,也这样死去。”小说揭示的残酷现实让读者感同身受。他的友情、爱情、事业三条重要的人生主线,都通向死亡。

真的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我相信,命运给予的每一份礼物都是有代价的。如果能提前预知答案,我们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选择。得失,取舍,对于一个成熟的人来说都很难,何况他还那么年轻。或许告诉孩子“趁早成名”比告诉他们踏实的过好每一天,做到最好,问心无愧更好。毕竟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是简单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