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牛顿科学馆》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读《小牛顿科学馆》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小牛顿科学馆》有感 篇1

有趣的科普读物《小牛顿》享有盛名,为华语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原创科普品牌,创刊二十余年来,获得过台湾二十六个出版奖项,三度荣获台湾出版最高奖——金鼎奖,盛名之下,会不会也是其实难副?看到我敬重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知名网友看云老师的推荐,我对这套书充满了期待。

看了《小牛顿科学馆》的几册,感觉耳目一新。大量精美的图片、漫画、有趣的故事生动地传授者科学知识,利用剖面、透视等绘画技巧,穿过三度空间,让孩子领会万物的精巧神奇,书中还有游戏、试验让读者动手来获取科学知识。这套科普读物,教给我们的是有趣的知识。比如,在《火药炸药》一册中,编者从火药的产生——武器——炸药——核爆炸等过程,比较详细地展示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的发展过程。从赢取新娘的鞭炮引出火药的话题,火药的产生中国炼丹术,后来被运用在战场,大发神威。再讲爆炸的原理,讲到炸药,并延伸讲到炸药的'发展。再如,在《玉米遗传》这册中,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来告诉学生“根”的各种知识。这套书的读者定位当然是儿童,但我们大人也能从中获益。比如,“火药”最开始的时候还真是药,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可以用来杀虫、避湿气、除瘟疫,虽然药效并不大;萝卜和胡萝卜不是一科,前者是十字花科,后者是伞形科。

《小牛顿科学馆》很有趣,通过成语引入科学。比如,讲部分动物通过吼叫表明对领地地占有的时候,用的成语是“先声夺人”。用“以毒攻毒”讲治病的方法,引出药品的化学毒性。由“信口雌黄”讲起各类矿石的特性……在《海狸、水坝》这册中,很明显地传递着珍惜水资源的意识。与此相似,《小牛顿科学馆》或明里或字里行间传达着这样的价值,珍惜资源,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这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的。

读《小牛顿科学馆》有感 篇2

暑假里,我读了一套《小牛顿科学馆》。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科学漫画《牛顿的故事》。

它主要讲述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牛顿大学毕业后留在学校作研究。那时,黑死病蔓延到剑桥附近,牛顿只好搁下研究工作回家避难。由于仪器不足,不能研究光学。但他没有放弃,改研究数学。牛顿开始思索“引力”的问题。“扑通”一声,苹果掉在牛顿头上。于是,他就想“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呢?”最后,他在30岁时,用微积分算出万有引力定律。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放暑假也要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也要向牛顿那样认真学习。我觉得学习不能只靠在学校老师讲解,还应该自已看书,做实验和勤思考。

牛顿就是从一件小事苹果掉在头上,经过长时间思考和勤奋刻苦的研究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真是无处不在,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存在。我们只有认真思考,刻苦的专研,才能发现生活中的更多奥秘。

科学是一件严谨而有趣的事情。我们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现在要努力学习,多动脑,勤思考,坚持不懈的努力。长大后才能当一位像牛顿一样的科学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已的贡献。

读《小牛顿科学馆》有感 篇3

我今天看了一本书,名叫《小牛顿科学馆之穿鞋的历史》。书里告诉我们远古时代人类过着狩猎的生活,由于生活上的需要,人们逐渐发现无法食用的毛皮不但可以用来垫着睡觉,或是披在身上保暖,而且还可以做成鞋子保护脚部,避免脚因为地面的冷热、粗糙而受伤。人们发现一万五千到一万两千年前的壁画,其上绘有一男一女穿鞋狩猎的情形,可想而知人类穿鞋的历史至少有一万五千年之久!最初,远古人将剥下的毛皮直接用来制作成简单的鞋子,未经任何处理制成的鞋子虽然可以保暖,但是却容易坏掉,穿起来又硬;慢慢的,人们发现动物的油脂可以用来软化毛皮;后来人们试图将毛皮染色时,无意中发现将毛皮浸泡在栎树、栗子树、漆树等植物的汁液中,可以将生皮转变成不易腐败又耐用的“皮革”。将生皮处理成皮革的过程称为“鞣革”;这种加入植物的鞣革法,经过改良后,到现在仍被人们所使用。

我感觉古代人很机智、聪明,发现了能使皮变耐用、变柔软的好办法。

后来在一四零零年左右,有了很多稀奇古怪的鞋子,有熊掌鞋(像熊掌一样),有鸭嘴鞋和高底鞋。

现在,人们又发明了三寸金莲鞋、哈萨克鞋、土耳其鞋、韩国鞋、荷兰木鞋、美国印第安人鞋、虎头鞋、日本木屐、自行车鞋、棒球鞋、篮球鞋、高尔夫鞋、足球鞋、芭蕾舞鞋、直排轮滑鞋、海滩鞋、冲浪板鞋、溜冰鞋、军靴、蛙鞋、矫正鞋、登山鞋、水产养殖鞋、作业鞋、防火鞋等等。

哇,人们真是聪明呀!我很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