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系列小说包括哪些?
第二章讲述了去洪都途中被白匪追杀,国民党通过“民团”统治镇压当地的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和贺龙的人生经历及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红军战士因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加入、热爱红军的故事。
第三章讲述了作者对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在安全方面的初步印象:健康、单纯、天真,具有幽默感、精明和非凡的精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 *生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建。红军大学开展的课程和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第四章一个* * *党员的来历本章讲述了* * *生产党的领袖毛泽东的生平经历、思想转变和成为红军领袖的过程。
第五章描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重点讲述了第五次大围剿,长征中强渡大渡河、大草原的艰难和英雄事迹。
第六章《红星》,讲述了刘志丹在西北创建西北苏区,西北大饥荒、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苏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货币政策。
《在去前线的路上》第七章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支持,苏维埃工业的繁荣和苏维埃工人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
第八章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实的红军中,了解到他们年富力强,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精良,政治觉悟高,使他们成为一支铁军。并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红军游击战术的原因及策略。红军战士健康富足的生活。
第九章和红军在一起(续)* * *生产党军事领袖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杀戮和苦难。描述* * *产党团结回民反抗压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战争与和平》讲述了代表中国希望的红色中国的少年们的耐心、勤奋、聪明和努力,讲述了* * *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和革命领袖朱德的卓越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第十一章回到安全,讲述了红军在敌人封锁下的安全区的多彩生活。本文叙述了俄国对《红色中国》的影响和德国顾问李德在指挥作战中的失误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是《白色世界》,详细描述了“Xi安事件”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及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复杂的社会背景、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扩展数据:
《西行漫记》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杰作,是一部文笔优美、资料翔实的报告文学。作者从1936年6月到10年6月,真实地记录了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田野采访的所见所闻,真实地向世界报道了中国* * *生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众多红军领导人、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西行漫记》(原名《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是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他的父亲让他从事印刷业。但他走上了一条与父亲完全不同的道路,成为了一名举世闻名的记者。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到中国,在欧美多家报社任记者、通讯员。从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还在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任讲师。从65438年6月到0936年6月,斯诺走访了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1936年6月至10年6月,作者对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记者,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向全世界做出了公正的报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红星照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