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散文

鲁迅先生说:感谢命运,感谢人,感谢思想,感谢所有我要感谢的人。我想用这篇文章来感谢我想感谢的人。当然,还有更多要感谢的。

(1)

快递员给我打电话:“你的快递到了,能不能下来取一下?我有太多的事情要上楼。”

“我……”我犹豫了,因为我还没洗脸。如果现在洗,要半个小时才能出去。“嗯,你能帮我把楼下小店里的东西放好吗?”

“嗯,那好吧!”快递小哥很大方的答应了。

“谢谢,谢谢!”如果他再细心一点,会听到我的感激,会鞠躬。

这一刻,我发现我习惯说谢谢。

刚刚高三语文班班长打电话邀请我参加周六的同学聚会。我也以感谢结束了谈话。这听起来,连我都觉得矫情。如果你问,你感谢什么?我有点傻。

高中,只学了一年半。高二下学期弃学潜逃。从那以后,我真的成了一个逃犯。遇到以前的同学,恨不得跺脚出地,好钻进去躲起来。渐渐的,人也活成了鸵鸟。这个电话让我哽咽了。我有多少年没有联系他们了?我忘了自己。他们不仅能记住现在的我,还能清楚地记住我的名字。一个感动,从尘封的记忆中脱颖而出,心里暖暖的,于是谢谢脱口而出。我不应该感激吗?

(2)

我们农村人其实不说谢谢。无论谁感激谁,我们都不说谢谢。说谢谢是矫情的,礼貌的,但是不真实的。你今天欠我一亩地种子,好吧,下次还就行了。他今天借你两千块钱,再急也说不出谢谢。他说:多亏了你!尤其是在自己家人面前,谢谢。那就像分手一样。别误会,不是说谢谢不好,只是说不出口。

2011年2月24日,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大连,正式成为中国千千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一员。有努力,也有收获;有苦有甜。几年下来,如果说我学到了什么,我想了想,应该是“谢谢”。

来大连之前,我让我姐找房子。这边人还没到,那边嫂子已经先交了房租。我到了之后,忙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嫂子真的很忙,洗菜做饭,帮忙收拾屋子。侄子欢天喜地的跟在后面,儿子来了,就有伴儿了。仅仅几天后,姐姐就为鲍晓找到了一个托管班,为鲍晓上学铺平了道路。鲍晓刚刚安顿下来,给我找了份工作。三月的第一天,我们三个人比平时更精神。我们同时去上班和上学。

我没有对我姐姐说一句感谢的话。“谢谢”这个词卡在我的喉咙里,有时我悠闲地躺在我的心顶,但我就是说不出来。有时候我会红心的说:我真的失去你了!我姐的快嘴像抹水泥,啪的一声打在我嘴上:“我们是谁?”

好吧,谢谢你。我先欠的。

(3)

我工作的建材店,除了老板娘,只有我和肖家杰两个员工。老板娘经常不在,我来的早,大事小情都要决策。基本上是我负责,贾姐在外面。

小佳姐是黑龙江人,农民。事实上,她比我大很多。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相差十年。每次到了送外卖的时候,我都很难受。毕竟她和我姑姑一样大。但就算我冲出去,她也不干。

我觉得很尴尬。我没有理由为了同样的工作一直坐在店里。但我无法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所以我很努力。每次来货都像个小疯子一样,充分发挥农村人实力的优势。为此小姐姐总是嘲笑我:“什么?你是做计件的吗?”我们俩都大笑起来。

小佳姐说:“一看你就是那种没福气的人。”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不能闲着!”农村人说的就是屁股轻。来工作,你为什么这么着急?”我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我不能感谢她。我不能感谢她。

贾姐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她以前是做地摊的,家里放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一天,我说我们的小电水壶真的太小了。如果你烧一壶水,你不能装满半个热水瓶。她很惊讶,问我,现在不能烧吗?为什么要一次烧这么多?我随口说,用吧。不知道什么时候用的多。总有一天我得再买一个。她马上制止了,第二天给我拿来了三根电热棒。鲍晓还找到了一把他儿子从小就用的电动口琴。

鲍晓生病住院了,我请了几天假,贾姐姐下班后来看我。我特别感动。建材市场的服务员流动性很大。他今天可能还在这家商店工作,但明天可能会换到另一个地方。如果不小心,没有留下电话号码,在茫茫城市里是找不到的。这是注定的,人情淡薄,人走茶远。我和小佳姐很珍惜这份缘分。但我还是无法感谢她。所以我花的钱比平时多,经常买些水果和瓜子分享。

后来小佳姐去了郑州。现在偶尔在微信上,我们两个还是聊的很多。谢谢你,但是我仍然欠她。

(4)

我们店对面,小田大叔租了老板娘的门,占据着战略位置,每天忙着自己的小生意。我叫他小田叔叔,跟刘一样。小田叔叔其实比我小一岁,宝宝才三岁多。每次叫他“小田叔叔”,周围几家店的人都会侧目。尾田大叔笑着问:“美女,我们能不能把它打(别)叫成那样?”我就傻傻的笑了。

小田很善良,能和所有人相处。在市场上,他是有名的孩子王。我平时话不多,和小田叔叔联系只是因为鲍晓总去他店里玩。除了鲍晓的话题,我没和他说过什么。

我加了小田的QQ,刚入市的时候。那时候,萧瑜情还没有辞职。我只是小雨的宠臣。他走后,我正式掌权。小宇要了小田的QQ号,正好我在他旁边,大家就加了。我们的互动只是在我白天给他宝宝拍照,晚上发给他的时候才结束的。

有一天,我上了QQ,看了看空间的动态。突然发现小田更新了一篇文章说日期是前一天。小田说:不知道要不要说对面的人。希望你不要冲动,不要生气。人在生气的时候是不会做出理智的决定的。简单来说应该是气话。请非常认真地对待婚姻。希望你能以乐观理性的态度解决问题。最后祝你长笑!

我立刻知道他在谈论我。然后我回想起那天早上我和店里的旧投币电话大吵了一架。原因不需要细说。它们都是琐碎的事情。

我真的很感动。我和小田其实只是经常见面的陌生人。

后来我辞职了,小田打电话来。“美女,这个市场有个服务员。我能替你问吗?大家都很想你,还是回来工作吧!”我又被感动了。但我婉言谢绝了。我说离家太远了。我再说一遍,求你了!

再次感谢。我欠小田的。

(5)

我是一个落伍的人。我接触互联网才几年。这几年除了在网上浑水摸鱼,还加了一批无聊的好友,聊了一些没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也注册了几个比较正经的账号。新浪博客早在Q就已经注册了,现在还有两家。一是写关于鲍晓的有趣故事,二是发无聊的牢骚。,也是很早以前注册的,刚钓鱼三天上网两天,现在忘记了登录密码。腾讯新浪搜狐,每个网站都有名字,然后都石沉大海。我懒得打捞了。

2013,和一个网友聊天,我俩异口同声讨伐新版水浒传。后来就不知道怎么谈写作了。他说,写小说!我很得意的答应了:好!记得之前浏览空间的时候看到“大篷车”这个词,隐约觉得是组词,很多人写文章。我忙着找日志,然后加了大篷车文字群。我进了马帮,写了几篇不雅的文章,听他们一直在说江山,文学爱好者的天堂,于是我跟着他们来到了这片宝地。

江山无门槛,对我来说如鱼得水。航空公司客户总裁邀请我的时候,我一头扎进了围栏里取暖。虽然我写不好,但是我有很大的勇气。慢慢的,几个精品出来了,也是杰作。航空公司编辑文章的时候,经常会留下评论鼓励我。一看到鼓励,我就有能量。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想放弃,偶尔也知道自己。然而,一看到落在我收藏上的红豌豆,我立刻又兴高采烈了。

我在江山认识了很多人。熟悉又陌生,不会和别人交流,但是看到他们就觉得温暖。航空公司的通融和鼓励;陈颖和蒋冰在论坛上帮忙发帖;猜老师飞签留言,私信指导;朱法强老师更有爱心。她不仅为我指出问题,还教我如何提高写作水平。还有王师兄,从商队到江山,不断的支持鼓励我。当我有心事的时候,我也负责充当垃圾桶。

前几天在一般的签约作者群里,赵兴华·赵总贴了一个关于“正统文学”的链接,有人做出了尊重的表示,我马上上去复制粘贴了一个,是第二种意见。优秀组的花香老师看到了,跟我打招呼。我正处于断断续续的纠结期,我会好好跟他唠叨的。老师那么忙也不烦,还鼓励我安慰我。今天早上得知老师的妈妈生病了,我深深自责。我太无知了,感情用事太糟糕了。虽然刚认识,但也想说些安慰的话。想了想,最后还是咽下去了,在心里默默祈祷祝福。

我写下了所有这些感受。这句谢谢我说了很多次,但总觉得不够。

(6)

我已经在这栋楼里住了三年了。洗衣服摔楼下好几次我都不知道。我五楼的妹妹每次发现衣架上有飞行外套都知道是我干的。我下班的时候,她特意给我送来的。衣服上的水我一直不知道,被她晾的被子弄湿了。不是二楼的大姐提醒我,我不知道要犯错多少次。

二楼的大姐每次听到鲍晓下楼时留在楼道里的“空洞”的咳嗽声都很担心。上下班路上路过的时候,只要看到我,给我提建议。我辞职后,她比我还着急。她看到适合我的工作,就问我。她有很多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的教我这个焦虑的小老婆。

三楼阿姨更热情。暑假的时候我们在老家疯了,突然想起来水电费乱七八糟的还没交。鲍晓碰巧有英语课,所以他不愿意回来。姨妈见了我,嘘寒问暖。说到交钱的事,我姑姑骂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只要把卡和钱交给楼上楼下的任何一个人,就给你办好了。别担心,下次说点什么就行了!"

楼下小店的大哥四十多岁,心地善良。鲍晓在邮局订了“青年世界”和“青年科技园”,每次都是快递给他,然后我们去取。有一个快递,我给他送过,从来没出过差错。鲍晓玩累了,所以他从家里拿了一瓶水送给他解渴。

还有那个收废品的大哥。虽然他曾经在我的小说里演过坏人,但这不能抹杀他的光辉形象。小店的大哥不在家,他主动从邮递员手中接过鲍晓的出版物。等就是一下午,盯着行人看我回来没有。这一头给我打电话,另一头给邮递员报了名。当刊物终于到我手里的时候,他叹了口气,笑了:“没事!”

一点一点,我把它记录下来。我说了谢谢,我是真心的。

(7)

我是农民,不折不扣的农民。在城市里学会了说谢谢。

我要对快递员、售货员、银行职员和医院的护士说谢谢...我真诚地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说声谢谢。

也有人对我说谢谢。当我在公交车上让座的时候,当我在路上给人指路的时候,当我帮人提重物的时候,当我捡起东西还给别人的时候...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对我说谢谢,孕妇对我说谢谢,天真可爱的孩子对我说谢谢,五大三粗的男人对我说谢谢...

我很惭愧。其实我也不想要那么多。谢谢你。如果我们都这么做了,就没必要说谢谢了。

不得不说言传身教是有一定效果的。

有时我在家吃一些好吃的,我把它给鲍晓。他马上感激地说:“谢谢!”"

我们在公共汽车上,人们非常拥挤,鲍晓没有地方坐。一个民工的大哥搬着他的行李,露出几个崭新的泡泡,示意鲍晓坐下。鲍晓害羞地对叔叔说:“谢谢你!”

其实孩子比我们更真实。当鲍晓还小的时候,我听说我在生下他之前经历了剖腹产。他马上趴在我肚子上,对我说谢谢。我问,你谢我什么?他回答:谢谢你生了我。我很感动,但是我想对他说谢谢,但是我一直没有说。

也许,有时候我们说谢谢,不是为了感动别人,而是为了温暖自己。与其抱怨世界太冷,不如从说“谢谢”开始。也许明天,天气会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