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为何称管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很多仁人爱国志士开始苦苦探寻救亡图存的思想大道。而梁启超则通过研究《管子》,发现管子治国之道与西方政论不谋而合。
由此梁启超评价管子为:中国之最大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巨子也。梁启超为何对管子有如此高的评价,今天小编通过《管子》中的治国之道给大家分析下:
一、最早提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管子曰: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物质决定意识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于国家来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齐国正是在管子的治理下,重农经商,成为春秋早期经济最为强大的国家。国家有钱了就可以发展科技,增强军事力量。齐桓公正是在管子的帮助下,成为春秋战国最早称霸的霸主。
二、最早提出统治者要尊重私有财产
管子曰: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这句话是提醒统治者要藏富于民,并尊重私有财产不能与民争利,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保护私有财产的民权主张。
西方直到近代才提出民权思想,我们21世纪才将保护私有财产立法。而在2500多年前,先贤管子就已经看到了加强民权,对于保持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三、最早提出依法治国思想,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管子.法法篇》曰:法者,天下之至道也,圣君之实用也。意思就是只有依法治国、提倡法治精神才是立国的根本。管子这是建议国家要立宪治国,成立法治政府。
管子曰: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诈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这是指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没有贵贱之分,第一次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奠定儒家思想价值观的基础
管子曰: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这里的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四维是思想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孔子创立儒学的核心,就是发扬了管子的四维主张。
管子认为法律是治国的根本,而四维则是支撑天下太平的四根柱子。天下之人如果没有礼义廉耻的思想束缚,那么将造成天下大乱,国家将面临危亡。
五、创建系统性的内政纲要
管子之内政,以立政、理财、治兵、教育为三大纲领。管子将国家划分为不同层级的行政单位,设置不同等级的官员治理。管子的立政之策,成为中国行政管理制度的雏形。
理财就是强调发展农商,加强税收和金融。管子提出:参其国而伍其鄙的治兵之策,战时可全民皆兵。管子曰:整齐其民,壹其道德,习而安之,则教易成。可以说管子的教育理念,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普及全民教育的主张。
六、尊王攘夷、制霸天下的国际主张
齐国在管子的治理下成为最为强大的国家,管子向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制霸天下的主张。齐桓公因此九合诸侯,驱逐戎狄,树立周天子权威,打击不臣服的诸侯和蛮夷。
后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美国利用联合国打击其他国家,可以说都是师从管子。管子提出的尊王攘夷之策,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华夏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此可见管子的治国之道,包含的内容非常博大精深。他内涵法家、儒家、墨家等门派的重要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很多门派的学术都来源于管子思想。
管子的治国之道即便与近现代的西方政论相比丝毫也不落伍,管子的学术思想对于现代学术思想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启迪。梁启超称管子为中国最伟大政治家、思想界巨子,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