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的《动物凶猛》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王朔幼时所住的是一个军区大院儿,孩子们每天所做的不过是分伙打仗一类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他们就是一帮子不管天不管地“请勿靠近”的“生不愣子们”“不吝秧子的主儿”。

那个自由的时代给王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写了《动物凶猛》,所以取名为《动物凶猛》。

“一切都无须争取,我只要等待,十八岁时自然会轮到我”。这是主人公在文中的表述,也是那个时代孩子的心声。

他们逃课、泡妞、打群架,他们由于“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的知识”而使自身的动物本能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他们深知自己的未来早已被框定于固定的范畴之内,所以他们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前程。这就是那个时代,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孩子。

扩展资料:

拍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3年,此书翻拍成了电影,只是题目被姜文改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可能他认为,那个时候他们的日子是充满了阳光的,充满了没心没肺的无知的快乐。 可是,无知的快乐不会成为时间的朋友,时间过去了,快乐流逝了,而无知却有可能伴随你的一生。

其实,黑夜到临的时候,又有谁能够把一角阳光继续保留呢?日子会像念珠一样,一天接着一天滑过。在此片中,日子是一个拉近的镜头,随着孩子们抛书包的动作,由低到高,再回落,俯仰之间,日子也就走了。

其实,大家都一样,在那个时代,一阵忙碌后,除了时间的流逝是真真切切的之外,其他的,都只是梦幻罢了。我想,那个时代的孩子:心灵是沉睡的,躯壳是躁动的。

他们随处发泄精力、好勇斗狠;他们四处寻找刺激的欲望,表现出自以为是的狂傲,却看不清随波逐流漂泊不定的心灵;他们发自内心对异性的迷恋,却最终选择用无法控制的兽欲去吞噬这种浪漫的感情,这就是动物,这就是凶猛。

其实,他们也只是一群生活在自己梦幻国度里的孩子,那个时代,本身就流离在现实与梦幻之间,那个时代的人自然也是如此。

百度百科-动物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