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也会使用工具,为什么没有进化出智慧文明?
使用工具并不是进化出所谓“智慧文明”的必要条件,进化的基础仍然是繁衍。文明是智慧创造的结果,人类只是凑巧地获得了促进大脑演化的基因,恰好学会了认识自然。
自然界动物使用工具的例子很多,飞鹰会将乌龟叼到高处扔在石面上,利用重力摔碎龟壳吃肉,这是使用工具的一种形式;鸟类利用羽毛、树叶、树枝、草等编织巢穴,这也是使用工具;黑猩猩会用树枝掉蚂蚁吃,这也是使用工具;巴拿马的猴子学会了用石头砸坚果,且不远处岛屿上的猴子却不会。
水獭学会用石头砸开贝壳外壳;某些智商比较高的海洋哺乳动物在求偶期若没能找到配偶,甚至会将鱼头咬下做成一个特殊的工具。可是它们的智商还是有所不足,只能粗浅地认识自然,或者是靠赖以生存的经验性知识,只有少数像黑猩猩那样具有一定观察能力。
大脑的差异只用说哺乳动物群体就行了,哺乳动物是演化出了脑皮层,可是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脑皮层相当原始,老鼠的脑子就看不到人类大脑的形状,外形更多地像是人类的脑干加上一点端脑组织,而皮层可综合分析感觉器官获取的信息,使人能更理性地分析思考外部世界,而且可以形成牢固的记忆,无数人的思考最终化为知识体系储存下来并传播给后代。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没有这样的脑皮层,只是在生存的过程中依靠捕食等本能获取一些知识,不会去思考天为什么蓝、冬天为什么冷,所得的经验就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的,俗话说“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打洞可以使它们躲避天敌。
使用工具在人类的演化史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最初来到地面生存的猿人类生物会遭受猛兽的捕食,当人类拿起木棒、石块之后,加上灵长类生物特有的群体写作能力,即便是猛兽也不得不退避,但是人类更进一步,认识到哪种树木硬、哪种石块碎裂后更锋利,于是哪来制造武器。
当人类寻得了充足的食物之后,另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种群数量的增加,必然带来种群的扩散,而后人类将文明的萌芽散布在广泛的区域内,也曾经出现了一些人科的分支物种,它们甚至和人类有同样的制造石器的能力,匠人、尼安德特人、元谋人、北京猿人等古老分支就是这样,最终还是差点事,最后就都灭绝了,和现代人类基本没有关系。
差的那一点就是脑的再次进化带来的新的语言方式,而科学家认为在早在200万年前人类的远祖就已经具备了简单的语言,新的语言形式使得智人迅速崛起,战胜了迁徙到路上余下的少数几种古老人种,后散布于全球除南极洲外的大陆。
在这个演化的过程中,使用工具利于保证种群生存的稳定和繁衍,由于地面环境相较于丛林树上更加多样,早先人类受到的环境压力比较大,只有先拥有了足够的数量和战力,才能有更多的“新鲜个体”脱颖而出,而在种群内外的生存竞争中,优势基因逐渐在种群中占有优势,最终扩散到整个种群中,尤其在学会用火之后,人类真正在自然界动物中脱颖而出,再无大型动物可以威胁人类种群的生存了。
科学界曾试图用脑化指数衡量动物的智商,脑化指数是脑子占全身的比例,先不说这种做法到底科学与否,衡量的结果是只有黑猩猩和某些海豚能较为接近人类,同时它们也是从行为上看思维活跃比较多的物种。不过它们都没能复制人类的进化历程,当然进化的历程也是不可复制的,由于近现代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估计地球上也再难出现类似于人类的物种了。因为资源本就有限,有些大型的生物会威胁到人类的食物,某些国家捕鲸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会闯入人类获取渔业资源的天然渔场。
可以说哺乳动物本身都有人类这样的发展潜力,哺乳动物是某一种更加始祖的哺乳动物辐射演化的结果,因此形成了生理构成基本相同、脑构成也比较相似的物种系列,只不过人类演化历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巧合使得人类具备了较高的智商和语言能力,因而在所有的物种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