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中的“清秋”是什么意思?

清秋:清朗的秋天。

出自唐代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原文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

平沙覆盖着大漠,有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什么时候我能给它带上金络头,飞快奔驰着,踏遍这清爽秋日时的原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当时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作者或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百度百科-马诗·大漠沙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