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知识: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在大便失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的临床数据
本组研究的患者为入住ICU的1997 ~ 1999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66岁。清醒4例,昏迷24例。最长保留时间768 h,最短33 h,大便失禁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大剂量抗生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和大剂量激素治疗引起的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伪膜性肠炎14例,消化道出血14例。分组:1998年7月~ 1999年9月列为实验组,* * 12例,6男6女,1997年10月~ 1998年6月列为对照组,* *。
2种方法
2.1材料准备。一次性球囊导管有1根,规格为:管腔直径8mm;离导管前端3cm处有一个低压球囊,充气后有一个直径3.5cm的透明硅胶管。一次性10ml注射器1,治疗巾1,手套1,棉签1,胶带1,石蜡油,保鲜袋,卫生纸少许。
2.2插管法。病人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戴上手套,用石蜡油(10 ~ 12 cm)润滑导尿管前端,从肛门(15 ~ 20 cm)插入,向气囊内注入空气(10 ~ 15 ml),用保鲜袋连接导尿管末端,用胶带固定。
2.3护理方法。(1)实验组患者每天用温水擦洗两次。留置管气囊每4 ~ 6h放气1次,每次10 ~ 15 min。当导管中没有粪便流出时,气囊放气。每天根据大便量更换保鲜袋,但每天至少更换1次。(2)对照组患者一旦出现大便外溢,应及时用温水擦洗,并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
2.4观察指标。根据肛门周围皮肤反应分为ⅲ度。一度是肛门周围皮肤潮湿、发痒、发红;二度为肛周皮肤溃烂;第三级是肛周皮肤溃疡的深度,并且肌肉层或溃疡延伸到阴囊、阴唇和腹股沟。
3个结果(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肛周皮肤变化
|病例数I度II度III度总百分比
|实验组12 1 0 1 8.33
|对照组16 6 3 1 10 62.5
4讨论
4.1直肠横褶具有支撑粪便,防止粪便在直肠内堆积,使粪便呈螺旋状运动,保持直肠压力平衡的作用。在直肠下部的肠壁中有排便感受器。当直肠充盈或盆腔隔重时,会引起冲动,产生排便感[1]。结肠从上到下逐渐变细,达到S型的结肠最细的一端,约2.5 cm [1]。一般插管深度为1.5 ~ 20 cm。此时,气球位于S型的结肠和直肠的交界处,这里的肠腔直径最小,粪便不会形成糊状。气囊能有效阻止大便流入直肠,使大便通过导管流出体外。因为这里没有排便感受器,气囊充气时不容易造成排便。如果插管太浅,气囊位于直肠下部或肛管。第一,这里排便感受器多,容易造成排便困难,导致导管脱落或患者难以忍受,使导管失效。二是螺旋旋转完全吸水后容易形成大便,导致导管堵塞,引流失败。该组患者使用的导管是带球囊的一次性硅胶导管。由于导管材料组织相容性好,导管留置时间可相对延长,本组有2例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超过30天。管腔直径大,有侧孔,有利于稀便流出,不易堵塞管腔;导管前有大容量低压球囊,可有效防止大便外溢,对肠壁局部压力小,不易引起肠壁缺血坏死;透明度好有利于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数量,以及大便的流向,及时发现是否有梗阻。
4.2导管引流可减少肛周皮肤的感染和坏死。因为溢出的大便是弱酸性或碱性物质,含有多种病菌,容易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引起红肿、水肿、水疱或脓肿等炎症变化。如果稀便持续溢出,如果擦洗不当或频繁,很容易引起皮肤溃烂和感染。本组患者1人。由于大便失禁不断溢出,肛周需要反复擦洗,导致肛门周围皮肤溃烂、感染,出现ⅲ度炎症改变,出现霉菌性阴道炎。插管留置后,既保持了患者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又方便了药物治疗,有效地防止了肛周皮肤感染的加重,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经过1个多月的有效治疗,痊愈出院。
4.3插管有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和观察。大便失禁多发生在关键期。一旦出现大便失禁,患者的病情不允许抬得太大。短时间内,由于大便的腐蚀作用,很容易引起不可避免的接触性皮炎或疱疹。插管后可避免患者反复翻大便擦洗更多床单,加重病情或直接危及生命,尤其是消化道出血休克者,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4.4并发症的预防。因为粪便不断从肛门溢出,不仅污染了肛门周围的皮肤,还污染了尿道口和阴道口。如果是伪膜性肠炎引起的大小便失禁,容易引起真菌感染,导致真菌性尿道逆行感染或霉菌性阴道炎。给治疗带来一些困难。
4.5导尿管引流和排便可减少护理工作量。大便失禁是由于各种器质性疾病或肛门括约肌的控制功能受损,使大便不由自主地溢出肛门[2]。这类患者主要是伪膜性肠炎引起的腹泻,或者应激性溃疡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此时大便呈水样、泡沫状,量大,多次或连续从肛门溢出,布垫易渗漏,增加护理工作量和难度。使用留置导尿管排便后,护士可根据大便量及时更换便袋,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节约了护理材料,减少了经济支出,减少了病房的不良气味。
5使用导尿管时应注意的问题
5.1观察导尿管球囊是否漏气,导尿管是否滑出,防止大便在导尿管周围溢出肛门。气囊要定期放气,防止气囊长时间压迫肠壁,造成肠壁缺血坏死。
5.2不建议大便嵌塞引起大便失禁的人使用。
5.3对于因正常排便而突发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应在排除1血便后插管才有效,否则会因硬便、血块堵塞导管导致引流无效,使血便从导管边缘流出。
5.4慎用,避免导管损伤肠壁或强行排出导管,达不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