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论小说《十宗罪》
2.总是抓住网友的g点来做文章。比如吃狗肉和爱狗的冲突,比如对体制的不满和反抗,比如对官僚文化的肤浅理解,比如对文革的回忆,等等。当然,喜欢这本书的人可能会说,作者只是想关注社会热点,普及历史和社会的阴暗面,引起读者的反思...有些人应该从这本书里得到一些东西,甚至开始关心国家大事,查阅文革材料,或者开始改变他们过去只在学校接受信息而从不思考的方式...但是!是啊!作者所描述的,看似被喜欢的人所普及,但在我看来,却是故意制造话题煽动情绪。他经常循例,插入一个不恰当的情绪表达,刻意放大热点问题,但不是从事实和数据出发,而是从情绪出发,经常加一句歌词试图“渲染”气氛...(我严重怀疑他甚至没有足够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得贴歌词。)但是你回头看看,他在这段话里说了什么?好像什么都没有!只是我写过几篇关于“记忆”“亲情”“自由”这类小问题的短文。就算我把它当成最死板的考试作文,也是不及格的。他有没有对这些热点提出任何批评性的问题?有没有提供什么客观可信的数据论据?给出了哪些令人信服的问题分析和论证?或者,只是收集数据,并进一步挖掘热点背后的相关问题。但我没有看到,全部。《十死》这本书和一些杀人新闻报道的唯一区别是,你在附近听到的谣言更多。
3.描述的事情和细节经不起一点推敲。我们来看看他所谓的“揭露”事实和黑暗,给人一种猥亵感。我们都知道政治上必然有黑暗,社会底层必然有苦难,但作者所做的不过是用他三流作家的笔调写出了一些普通人可笑幼稚的幻想。他真的暴露了官员的保护吗?只看到了十宗死罪,比如高官被特案组的人捅了篓子,然后像过家家一样被高官贿赂威胁的骇人听闻的丑闻...他写的是刑侦真相吗?反正我只看到特案组的人互相玩,亲自做尸检,分析衣服的生物组织,σ(?)我记得特案组里好像没有专业的法医和分析师。是我错了还是我无知,专做刑侦的也可以从事生物学研究?如果说这只是一部“推理”小说,我们就不应该这么苛求,应该关注他写的办案过程!然后我只看到专案组的人在办案过程中总是奇迹般的独自行动,或者掉队被杀或者发现线索。不管怎样,他们总是给警察一个单独的空间来会见囚犯...唉,警察在搜查和卧底的时候,没有上级控制背后的网络...他们能单独接触持枪的嫌疑人吗(不管警察是主动还是被动)!?以及他所描述的性少数,如换妻、SM、兽交等。,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上网比较多的直男的意淫,加上老百姓普遍的偏见。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我没有给他们正确的介绍。反而与我过去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相关信息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比如他的SM圈里的人都是动物般的“人”,比一般人性欲更强,似乎一直处于发情期,甚至莫名其妙地向别人求爱。但以我自己的阅读和个人感受来看,SM用户可能只是高潮点“不一样”,没必要如此“妖魔化”和“片面化”。而且,他还写了一个M大叔用很难听的方式找一个女警训练。现实中的SM能这么容易发生在两个互不相识,毫无信任的人之间吗?尤其是当时的环境还没有构成值得信赖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