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读打孔号114羊吃草(M242)
《羊吃草》,名字看着怪怪的,但作者是西西,迫不及待打开页面。
感人始于“序”。这本书的序言和编者何福仁(香港著名作家、诗人)是知道西溪的。他介绍西西的文字,主要是散文——永远是朋友们熟悉的、平实的、家常的语气,亲切而又充满情趣,角度独特,想象力奇妙。这种文笔无疑和她的小说、诗歌是一样的。她很少谈救国救民,连感叹号都不用(我没注意)。何福仁认识西西,西西开心,我这样的读者也开心。你还在等什么?我读了一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而且以后还会有n次。
《羊吃草》是这本书的名字,也是里面一篇散文的名字,所以我就只说这一篇(其实书中有三分之二的章节我觉得可以单独评论)。羊吃草不是很常见吗?羊不吃草就不吃肉吗?但西西去吐鲁番之前,“我一直以为羊和牛、马、驴一样,吃的是贴近地面生长的柔软短草”,去了之后才看到羊在轻松从容地吃着“像玫瑰茎一样多刺的植物”。不仅吃,还“在草丛里走来走去,仿佛周围的植物不是尖尖的刺,而是棉絮似的。”西西惊叹不已。我没去过吐鲁番,甚至没见过周围的羊是怎么吃草的,但我同样感到惊讶。惊喜过后,我不禁想到了羊的柔弱与荆棘的尖锐,与外界环境的恶劣的区别。不应该过度解读,因为西西是这样描述的——
山坡上的羊没有穿衣服。在这个充满荆棘的世界里,他们不用穿铠甲,不用练一身铜铁,却摇曳生姿,用柔软的身躯在荆棘中悠闲地行走。
就像西西一样,从一个喜欢玩一个叫“盖房子”的游戏,也就是俗称的“跳飞机”的小女孩,经历了几个冷热的夏天,变成了一个老婆婆,没有变的是无忧无虑,安然无恙。她说,“儿童游戏用脚跳下飞机,他们用手写稿子。爬格子是痛苦的,跳格子是快乐的。”
愿思思幸福,愿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