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穆斯林葬礼:一部有争议的小说
当时我被新月和楚彦超神圣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从此我对自己的爱情充满了向往。“楚老师”一度成为我理想中的美女。
时过境迁,再看这本书,完全是另一种心境。
我感受比较深的是时代背景,宗教信仰,人性,爱情,命运,价值观,人性的真实展现。
很多读者反映这是一本颠覆三观的书,不值得推广,但认为好的小说是展现正确价值观和真善美的一面,应该充满正能量。
但我觉得也应该有一本书能揭示人性的另一面,而不是总给人一切都美好的错觉,人们也应该看到人性也有不完美的一面。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当然,书中描写的人物自然带有时代的烙印,这一点现代读者未必能理解。
《穆斯林的葬礼》的作者霍达是回族,这本书也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荣誉。
我对这本书评价很高,它描写了一个穆斯林家庭三代人的命运沉浮,人物鲜明,文笔细腻,构思巧妙。三代人的故事随意变换,很有悬念,激起人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有一口气看完的欲望。
01.“玉梁”
梁亦清是穆斯林,精于制作玉器。他家里有老婆和两个女儿,分别叫碧儿和玉儿。全家人都靠他的手艺谋生。
虽然他是北京无可匹敌的玉器工匠,但他为人正直、诚实、低调,致力于制作精美的玉器。根本没有产生过商人的心思,甘愿被玉界商人蒲老板剥削。
因为接了蒲老板的宝船活要做一个《郑和下西洋》的样式,最后完工的时候,为了精益求精,在最后的点睛之笔,以倾家荡产告终,留下了一大笔债务,他的老婆,女儿,徒弟。
02.韩子奇
在书的最后,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玉王”说出了一个隐藏了一生的谎言:他其实不是穆斯林。
原来,憨子琪琪永远跟着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朝圣者踏上了朝圣之路。不巧的是,他在梁先生家讨水时,被那些妙玉文章吸引,决定留下来拜师学艺。
从事业上来说,一生视玉为生命的韩先生是成功的。玉的制作,玉的鉴定,玉的藏都是一流的,大家都知道。
但在感情上,是迷茫和懦弱的。他和师父的女儿比尔结婚了。Bier也是老公事业上的好帮手。她聪明伶俐。他们有个儿子叫天行。
另一方面,韩子奇是自私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保住自己的玉,他抛弃了妻儿,远走他乡。而且,他娶了妻子的妹妹郁儿,生了一个女儿叫月牙儿。
当他回到中国,面对陷入困境的妻子时,他再次感到内疚。当她因为无法做出选择而不得不放弃真爱的时候,她逼着女儿在异国他乡流浪。
因为当时的历史时代,他的珍贵玉器全部收归国有。没有玉,韩子奇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
面对死亡,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既害怕又愧疚。他认为自己这辈子做了很多让宗教蒙羞的事情,他担心自己在面对上帝的时候会受到惩罚。这说明他不是真正的穆斯林。
03.比尔夫人和韩
小时候,碧儿乖巧的小精灵惹人爱,长大后却像韩夫人一样有点讨厌。
面对丈夫的背叛,她依然维护着这个家庭,让这个家庭在外人看来很和谐,名义上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
对于丈夫和姐姐的孩子,她扮演着“母亲”的角色,把月嫂带大。虽然在感情上不算亲密,但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这个非常聪明的女人思想传统,无知。
为了儿子的婚姻,她只是拆散了一对恩爱的人,让儿子的心蒙上了灰尘。
对于女儿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她也想尽办法阻止,尽管女儿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急需爱情的滋养。
为了妹妹,她把自尊放在家庭之上,把妹妹赶出了家门。
她做的每一件事都让人咬牙切齿,但她却能设身处地。她也是有血有肉的女人,需要帮助和关心。这对她公平吗?
04.梁和她
书中塑造的梁形象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有思想、独立、追求自由平等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她敢于追求真爱,哪怕这个人是她姐夫。
她也很坚决。面对心爱的人的优柔寡断,她断然放下这段感情,宁愿放下女儿离开。
当梁时隔30年再次回到家乡时,时代变了,一切都变了。
正如我侄子天行所说,“你想见的人和你不想见的人都走了。”
天下母女之情,可以割舍至今,梁可以算一个。
05.新月
新月在书中是一个完美的形象,美丽、聪明、善良、宽容,也是一个刚毅坚强的女孩。
她的高考志愿只填了“北大”一个选项,决定不给自己留后路;她在大学里总是很努力很努力的学习,不愿意成为第二;她以文学翻译为职业,所以她和老师因为共同的兴趣产生了感情。
可惜,为什么命运对这么优秀的人这么不公平?
心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所以她不能上学或从事她梦想的职业。爱的火焰一种在这个16岁的姑娘身上就熄灭了。......
对于这个向往事业,向往爱情,向往生活的女孩,上天是残酷的,连一丝希望都没有给过她。......
我为此感到遗憾和难过。那是花季的年纪,我的生命却死在了花骨里。
但是作者把圣穆斯林的整个葬礼仪式都给了这个女孩,让人感动,她是幸运的。
06.楚彦超与天行
楚彦超,北大的高材生,严教授的得意弟子,仰慕的老师,很多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曾经是我学生生活中的偶像。
心悦同父异母的哥哥天星,从小就非常爱心悦,长大后是一个隐忍的大男子主义者。
他们两个是新月最信任最喜欢的人。
他们对待月嫂,心是连在一起的。
葬礼上,两人同时跳入墓穴为新月“试坑”,让人落泪。
结论
也许这本书反映了人性中很多隐藏的“角落”,让读者不愿意接受,也没有对这本书给予积极的肯定。
虽然很多情节传承不是很自然丰富,很多读者觉得文字像琼瑶的婆婆,但我还是觉得作者给读者提供了一些不寻常的角度和观点,反映了人性的另一面,有正面也有负面,有争议才有看头。这才是一部小说应该追求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