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的二十世纪
核武器的出现。1945年在长崎、广岛投掷的原子弹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整个二十世纪见证了欧洲影响力的衰弱,这部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欧洲内部的破坏,同时也由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superpowers)的崛起。二战后,世界各国为了消除国家间的冲突和阻止未来再现战争,而建立了联合国,但这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1990年后,苏联的解体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强国,也有些人称之为“超级强国”(hyperpower)。
二十世纪同样见证了意识形态对于世俗社会的强大影响。首先是俄罗斯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进入了***产主义社会。***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为1945年后的东欧和1949年后的中国所接受,并且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广泛影响了第三世界国家。1920年代,军国主义的法西斯专政者们控制了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西班牙。
这些转变体现于空前的规模和破坏性战争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欧洲古老的君主政体,削弱了法国和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见证了军国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和毁灭以及***产主义在东欧和亚洲的崛起。紧接着的就是持续四十年以美苏为首以及他们各自盟友间的冷战。核武器的发明将整个人类社会和各种不同的生活形态都置于一种危险的状态中。冷战所带来的军备竞赛摧毁了苏联的经济基础,这个庞大的国家终于分崩离析,其部份从属国重新以联盟的方式组成了俄罗斯联邦,而其他的则投向了西方世界的怀抱。
本世纪同样见证了技术的长足进步,以及平均寿命和生活质量的极大提升。世界经济的基础由煤转化为石油,新的通信和运输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尽管城市的污染要低于使用煤的时代,但是技术的进步依然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1972年发射的阿波罗十七号,为人类最近的一次登月活动。
二十世纪下半叶,信息时代和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太空探测已经超出了太阳系。携带生命密码的脱氧核糖核酸被发现了,人类基因组也正在排序中,这有望最终改变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在当代,一年中发表的科技论文比1900年以前所有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总和还要多,并且以十五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发展着。全球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增长,生产粮食所需的劳动力在这个世纪里不断地下降。
然而,这个时代还面临着许多可以使人类文明毁于一旦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源于一些无法控制的全球危机,诸如核扩散、温室效应、其他由于化石燃料所引起的环境退化、因争夺资源而导致的国际冲突、快速传播的传染病及近地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等。
国家的发展总是从获得的希望与失去的恐惧中获得动力。国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总是在外来者威胁而产生的斗争里所获得。在二十世纪终结的时候,世界见证了一个可视为新型的超级大国——欧盟的兴起。二十一世纪一零年代,世界又见证了另一个亚洲国家——中国的崛起。类似于欧盟、中国,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采取了一些试探性的步骤。然而,由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所组织起来的国家,其产生、兴旺、崩溃还会继续地引发战争,并会伴随着死亡、残疾、疾病、饥饿以及种族屠杀,循环不断。 欧洲诸国在政治上统治着全球,它们在欧洲以外的世界上大部份地区都建立了殖民地。西方文化由于工业革命而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并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间统治了世界,但同时它也被其它文明影响了。虽然总的趋势是欧洲强势的统一,但在世界的不同地区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兰西和大不列颠等商业帝国统治着海洋。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工业化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变革使西方世界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产生不少的优越感。非洲和亚洲的大部都是由欧洲控制的,同时欧洲的后裔还统治着澳洲和美洲。关于“重塑世界”的新意识形态也逐渐浮出水面。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和帝国主义分子大都认为白种人更加优越,这使得他们相信应该靠着引进西方的生产方式、意识形态,诸如基督教等使“野蛮人”变得文明起来。用这种方式,尽管不能指望“野蛮人”变得像白人一样,但至少可以使他们获得一种更加“美好”、“道德”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也想借此来使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变得“文明”起来。社会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在很大程度上相信社会在很大程度上要为处于其中的公民的行为负责,并且社会本身也应该朝着更好的方向变化。美国保守派、欧洲自由主义者以及所有的自由意志主义者都相信自由和市场的力量。其认为每个人应该为自己负责,并且认为社会应该保证个人的自由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而基督徒,不管具有何种政治意识形态,则都相信个人与教堂或神的联系对于一个完满的生活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穆斯林、印度教教徒、佛教徒和其他的一些宗教则有着其本身的宗教概念。
二十世纪经历了这些意识形态领域最剧烈的分化。在纳粹德国战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趋于没落。苏联与美国促使了非殖民化运动。1960年代的民权运动与嬉皮士反文化运动在人文主义意识形态中起了主导地位,其影响,直至今天,仍在西方世界中延续。
社会主义者试图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改造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是社会民主主义和***产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者尝试通过以多党合作的方法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与此同时多数西方国家陆续建设为福利国家,这一做法也得到左翼基督徒与自由主义者思想上的认同。但今天福利国家理念的魅力不及往日,因为其投资的低效率拖延了经济的发展。***产主义者试图通过消灭旧社会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苏维埃和中国的领导人与知识分子们发现了西方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促使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而对比之下其传统计划经济机制却使社会经济陷于泥潭,于是他们决心改革自己的经济制度。
非西方文明起初由西方的殖民主义者所霸占,其对当地居民施以极其严苛的统治。民族主义与***产主义运动风行了这些地区,萌发了其民族意识和对平等权利的追求。许多亚洲与非洲的殖民地在1960年代后取得了独立,但是其经济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发展,甚至在独立之后变得更糟。连绵不断的内战与独裁统治破坏了国家的社会与经济。今天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与亚洲国家开始迈入第一世界行列,但多数非洲与中东国家仍在停滞之中。
世界各国的保守主义者与民主主义者担心社会会在现代化与新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趋于瓦解,故试图扭转这种潮流。保守主义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与地区仍十分流行。在美国政府中,世俗化。许多中东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领导人与知识分子均指责西方“不道德”的生活方式。这多半来自其宗教里关于来生的信仰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其永生中“罪行”惩罚的恐惧。
尝试以军事征服或革命来统一世界的方法并不成功。民族国家成为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构成方式。十九世纪的殖民帝国多以民族国家组成,他们控制了大量的领土与土著人口。在二十世纪,民族国家组成了联合体。二战间期,国际联盟软弱地维持着各国的关系并试图防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成立,冀望解决单个国家所无法解决的争端,但同样力不从心。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是依赖于自己的个体成员国的自愿合作与贡献来工作的,当这些组织没有大国支持时,根本无法运作。这在1920年代与1930年代间和冷战时期十分明显。世界上仍有许多地区并不是由民族国家构成,而由数个民族组成国家,这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十分常见。在阿拉伯地区也仅有一小部分是民族国家。
自由市场经济的规模与数量自十九世纪以后戏剧性地增长。但直至1989年苏联解体之前,国有计划经济仍被认为是另一切实可行的方案。自由市场经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并带来了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货物的自由贸易与信息的流通增进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互相依赖程度,此进程被人们称为全球化。
人口爆炸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最大的难题之一。很早以前已由思想家马尔萨斯与韦伯提出。后者担心中国与印度将会以欧洲为代价来争夺资源发展自己的经济,并呼吁德意志帝国主义者采取措施防止大多数德国群众的贫困。二十世纪的经济与技术发展证明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可通过内部发展实现。如今第三世界拥有的社会财富已可以和韦伯时代的西方世界相比。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印度、与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也同时为西方国家创造了许多就业职位。但增长的人口也对有限的资源索以更大的需求,并由此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而自二十世纪开始,美国文化亦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和爵士乐、摇滚乐自从1920年代以来统治了整个西方世界。青年文化亦源于美国,牛仔裤、T恤衫、美式风格的广告和流行音乐在1960年代与1970年代后在世界广为传播。而传统的西方文化如:占星学、塔罗牌更是让亚洲的日本与台湾所广泛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