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为什么说要远离鬼神?

因为孟子没有想明白,不相信鬼神这个概念。首先,鬼神的概念是一个夸大现实而形成的理想主义世界。人们以祖先来偶像化动物、风暴等事物,具有神学至上、盲目崇拜的特点,这在世界观上是绝对不可取的。对鬼神论抱有强烈的迷信态度,甚至相信异端邪说,肯定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相信科学,愿意用实践解释未知,是现代中国应该提倡的品质。当然,鬼神这个概念也不是没有好处。传统的鬼神观与当地的人文、祭祀、宗教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鬼文化。这种鬼文化劝人行善,某种程度上给人精神上的安慰。“人死为鬼”的观念将家庭与自然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定居搬迁”农耕文化的形成。历史上涌现出无数以鬼为题材的小说,如《神魔演义》、《聊斋志异》等,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离奇的一页。除了坚定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一些光棍对鬼神的态度暧昧,或者干脆无视。比如上面提到的孔子。陆机问鬼神,子曰:“不能服人,何以服鬼?”孔子也给人们留下了“子不言奇,权大乱神”的形象。其实还有很多学校对鬼神都是含糊其辞的。在写书的时候,“鬼神”这个词往往会成为一个模糊的概念。《鬼谷子》里有一句话:“所以,与听者为善,就是变鬼神以得其情。”本文中的鬼神不过是“得其情”的修饰,是写作中为增强表达效果而添加的词语。来源:北方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