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暴力+出轨+吸毒”的女人的故事——金锁。
“出轨”、“家暴”、“吸毒”放在哪里都会引起热议。
早在70多年前,我们的祖辈张爱玲就在《金锁记》的主人公曹身上完美地浓缩了这三个要素。不得不说张爱玲也是观察人性的专家。
《金锁记》的内容,用通俗的话说,就是:
按照我们现代的观点,这是一部狗血小说。但偏偏这部狗血小说被多次印刷再版,还被翻拍成了几个版本的电视剧。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张爱玲写的是人性。
中原来是一个被一些人喜爱的好女孩但她被她的哥哥嫁给了姜的残疾哥哥。那时候,她已经埋下了雷。
婚后因为出身低微,婆家甚至不喜欢她。本来就心存怨恨的乔奇,用言语与他们对抗,形成了自己的保护膜,间接以冷暴力对待婆家,恶性循环随之而来。这时候,雷霆的导火索被点燃了。
暴力之前的乔奇实际上是冷暴力的受害者。
长期生活在压抑、冷暴力和毒瘾的环境中,乔奇的人格变得扭曲。我不快乐,也看不到别人的快乐。儿子的婚姻和女儿的幸福毁于乔奇之手。此时,雷霆已经引爆。
原本健康正常的长白和长安,被乔奇硬生生的发展成了飞蛾和木偶。别人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功,她却嫉妒孩子的幸福,会毁掉孩子。可以说是相当不正常了。
张爱玲笔下的这个变态人物,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只要有欲望,就会有这样的人物。这是人的本性。但不是所有的欲望都会让人变得不正常,所以不要和我争。)
但是,作为一个作家,在研究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学习一些写作技巧,不能让自己白读。毕竟我之前说过,我读书是有目的的。
通过小说的内容,我得到了几点。
如蒋家三兄弟分别以博泽、钟泽、季泽命名。伯是老大,钟是老二,纪是老三。这三个字在古代也常用来排代。用这三个字来命名更容易,更好听。
乔奇的儿子取名“长白”,女儿取名“长安”,很有诗意。
别的不说,至少在人物命名上,效仿张爱玲还是可以改善心情的。
把月亮比作一个脸盆,还是淡红色的金色,真的很壮丽。红金脸盆对应的是小说《金锁记》中的黄金。整部小说都是金色调,连比喻都不放过。
我们通常说的抖脸可能会想到抽搐、震颤、痉挛,然后在上面加上“剧烈”、“轻微”等形容词。但像张爱玲那样“嘴里抖得像热腾腾的蜡烛油”,我以前还真没想过。现在我已经见过世面了。
你说酸梅汤洒在桌子上,往下滴,也可以联想到夜漏,进一步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我没有这种文笔和水平。
事实上,小说中有许多与众不同的隐喻。我把它们提取到一个金句素材库里,以备后用。没有大师的文笔,但可以向大师学习。多读书,多学习。
这里我有个小建议。以后看到一句让你惊喜的话,把它摘录下来,存到素材库里,经常去看看,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灵感。
看到这个时间跃迁的描述真的很神奇。
以前电视剧和小说的时间过渡多是一片空白画面,然后出现“十年后”的字样。干脆省事,直奔“一晃,十年过去了。”再高级一点,就是前一秒你还是个孩子,还是个小伙子,下一秒你就经过“游泳”、“吃饭”、“下雨”变成了大人或者老人。很尴尬。
我只能说,张爱玲不愧是小说界的祖师爷。
我现在以两种身份看张爱玲的作品。
当我是一个普通读者的时候,我会更关注小说的情节内容和人物的情感纠葛。
我当作家,更看重她的写作技巧,框架,经验积累。然后把从老师那里偷来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四舍五入,我也是张爱玲的弟子。和我有相似想法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要照顾好他们。
以上是我看完《金锁记》的一些感悟和收获。同时,我给你一点建议。无论是读书还是学习,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你是读者还是作家,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想放松,想自由,可以用一个读者的身份。如果你想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提高自己的文字敏感度和认知水平,请使用作家的身份。
做自己想做的事,以正确的身份做正确的事,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