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内容是什么?
巴威尔和工人们组成了马克思主义工人团体,勤奋学习革命理论,懂得了资本主义剥削是工人痛苦的根源。然后他在厂里发传单,给工人做宣传工作。他意志坚强,头脑清醒。不仅赢得了工友们的喜爱,也让工友们对他充满了敬意。
在革命斗争中,巴威尔依靠群众,教育群众,与群众一起成长。在“沼地上的戈壁”事件中,工人们自发起来斗争。然而,大多数工人只知道如何与工厂主斗争,却不了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这时,巴威尔代表先进工作者积极站出来领导斗争。但由于巴威尔缺乏领导斗争的经验,加上当时群众尚未觉醒,斗争以失败告终,巴威尔被捕入狱。
通过这种斗争,再加上监狱生活对巴维尔的磨炼,巴维尔逐渐掌握了如何战斗。出狱后,巴威尔做了大量工作,动员群众为五一游行做准备。反动派派出大量武装警察镇压群众示威。但是,坚定、勇敢、毫不动摇的巴威尔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与武警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巴威尔因领导五一游行再次被捕入狱。敌人审问他的时候,他一点也不害怕,当庭义正言辞。他大力倡导布尔什维克政治主张,即推翻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他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给旧世界判了死刑。此时的巴威尔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成熟理论素养的革命者。
世界文学中第一个高大、有血有肉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是高尔基的巴威尔。高尔基突出了他的高度政治觉悟和革命英雄主义。面对任何严峻的考验,巴威尔总是身先士卒,站在斗争的最前沿。无论面对傲慢的工厂主、沙皇的爪牙,还是在法庭上,他从不退缩,勇敢无畏。高尔基通过帕维尔这一形象,成功地展示了20世纪初俄罗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历程和高尚的无产阶级道德。
《母亲》的中心人物是帕维尔的母亲内洛夫娜。高尔基生动地描述了这个多灾多难的普通工人的妻子和母亲的觉醒过程。我母亲起初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她备受折磨,逆来顺受,胆小怕事。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无权,经常被丈夫打。
就是这样一个母亲的形象,在儿子和革命同志的影响下,精神面貌逐渐发生了变化。当儿子第一次告诉妈妈他在看“禁书”的时候,妈妈觉得很害怕。但是家里的工人团体革命活动让她慢慢受到启发,觉悟提高了。她逐渐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当她在监狱里见到儿子时,她为自己参与了这份工作而自豪。
五一游行的时候,母子俩一起上街。她被儿子和同志们的行动感动了。她亲身体会到了革命的正义性和真理的无穷力量,使母亲更加自觉地参与到革命活动中来。
巴维尔第二次被捕后,他的母亲已经是一名觉悟很高的革命工作者。她打扮成各种各样的女人,如僧侣、普通市民或女商人,拿着传单和革命书刊在城镇和乡村跑来跑去。巴威尔在法庭上的发言进一步提高了她母亲的觉悟。小说结尾,母亲冒着生命危险散发印有儿子讲话的传单,不幸在车站被间谍包围。这时,她勇敢地向车站的人们散发传单,不顾特务们的殴打,大声呼喊:“大家要齐心协力,万众一心!”
《母亲》是20世纪初俄罗斯觉醒的革命群众的艺术典范。作为先进工人的代表和革命群众的母亲,这两个光辉形象从不同方面深刻揭示了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