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篇小说《花如雪》读后感

李中篇小说《如花似雪》解读

俞道法

几个月来,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给中篇小说《花如雪》写这篇评论。因为之前在微信群里看到过,李老师自己也说了,虽然编辑、读者、朋友们都提到了中篇小说《如花似雪》下部的一些观点,但李老师似乎并不接受。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这种心情我能理解,更何况《花如雪》的确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

随后,李老师在微信群里转发了他朋友写的另一篇传记。让我对李老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原中篇小说《花如雪》节选自李老师未发表的小说《李木匠的春天》。但我见过自恋狂,没见过像李老师这样的自恋狂。大部分搞文学的人都有些自恋,但像李老师这么自恋,想用自己的真名作为小说主角的名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少年花似雪”出自苏轼写于公元1074年的诗《少年游润州作代理送别》:“去年送你,余杭门外,飞雪如雪。今年春末,花开如雪,依然不见我的家。邀明月到酒帘,风透纱窗显。就像姮娥怜惜双燕,清澈斜斜。”苏轼的诗表达了他对妻子王闰之的思念。李老师用《少年花如雪》作为小说的书名,可见他对这个人物的特别偏爱。

中篇小说《像雪一样的小花》是一部利弊明显的小说。上半部分光芒四射,下半部分略有瑕疵。

小说中最恶心的是《花如雪》下半部第十章的奸剧,简直就像一场闹剧。真的是大失水准,让人目瞪口呆,目瞪口呆。我不敢相信这样的剧情设计会出自同一作者之手。说实话,读到《花如雪》的上半部分,读者热血沸腾,欲罢不能。不知道韩媛媛“白金汉宫”别墅改造后,作者会如何安排《韩媛媛与指挥官》的结局,心中充满期待。没想到下部急转弯,带来这样的结局。特别是在强奸剧中,张世文侮辱了韩媛媛,作者详细地描述了一切。这种津津乐道低级趣味的笔法,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当然,作者可以把责任推给张世文,说这是小说中人物本身的行为,与作者无关。

然而,只要我们思考一下经典的《红楼梦》,荒诞的命令曹雪芹删除了《红楼梦》中秦可卿服丧的情节。贾诩的书13版末,有人批评:“悼天香楼,作者用的是历史之笔。把老人固有的灵魂托付给凤姐和贾的葬礼,让人处处惦记。虽然没有泄露,但其意义是悲伤的,也是令人信服的,因为被西秦下令删除而得到原谅。”我们要明白,即使作者一定要设计这个情节,也要写一个简要的描述或者一带而过。因为如此大规模的强奸细节描写,已经完全破坏了小说本身的美感。

还是小说《如花似雪》下部的设计,韩媛媛和指挥官其实是在一起的。韩媛媛可以和张三,李四,甚至王二在一起,但她就是不能和司令在一起。这就是这部优秀小说《如花似雪》的逻辑。无论我们多么同情韩媛媛,我们都不希望她命运多舛,都想补偿她。但是我们谁也不能改变韩媛媛的人生轨迹,即使是作者本人。成功地逃离了作者李的魔掌,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就像安娜·卡列尼娜成功摆脱列夫·托尔斯泰的控制,旁若无人地走向铁轨。

回到《红楼梦》,刘香莲和尤三姐说:“这是《红楼梦》里最短的爱情故事。刘香莲用她的余生为这段短暂的爱情付出了代价。尤三姐更是悲壮,用自己的生命为爱情付出,只为那几分钟的爱情。”曹雪芹不是因为同情尤三姐才写她清白的。在这些关键时刻,一个好的作者应该能够做到冷酷无情,让作品中的人物按照自己的人生轨迹运行,让他们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去干涉他们。

还有小说《花如雪》的结尾。为了阻止韩媛媛自杀,韩媛媛的丈夫大烈采取了韩媛媛的两个铁妹妹安慰韩媛媛的阴谋。因为没有足够的剧情铺垫,大烈的突然转变也让人觉得很突兀。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大钢头们出于各种利益考虑,可能会采取这种功利的选择,但在小说《少年如花雪》中,这样的结局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因为这不符合小说中大钢头的性格特征。

我深深地为我的爱负责。希望李先生不要见怪。

现实生活题材的小说不好写,想写得精彩就更难了。于是,中篇小说《如花似雪》诞生了,难能可贵。不像历史题材的小说,可以天马行空,天马行空,天马行空。现实生活题材的小说对人物、语言、场景、情节、结构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更为苛刻。一不小心,作品就会变得平庸。中篇小说《如花似雪》下部的缺陷在于作者执着于现实生活,无法想象和演绎更符合人物本身的故事和细节。

中篇小说《花如雪》的上半部,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看到人们热情,激动,愤怒。其真实性得益于作者李本人早期的装修经历,但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部小说似乎就是这样,这对李是不公平的。不是所有的木匠都能成为好木匠,也不是所有的好木匠都能成为好作家。

中篇小说《花如雪》是一部关于行业的现实主义小说。它用幽默、清新、陌生的语言立体地呈现了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行业。其中,普通工人的日常工作场景和他们顽强的生命力支撑着这部具有巨大张力的小说。虽然整个故事是关于普通工人的饮食男女,但在作者的妙笔下,它充满了活力和趣味。

中篇小说《像雪一样的花》实际上是韩媛媛的传记,它用内插法和倒叙法追溯了韩媛媛的青年时代。韩媛媛的成长史实际上就是21世纪改革开放后中国和平崛起的历程。小说虽然咏唱了美女不吉利,人性在金钱面前堕落的老命题,但也真实地呈现了当代中国的现实场景。小说中随处可见的微信、视频、旅行、豪华装修、高档酒店、宾馆,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火热的生活。

中篇小说《花如雪》无疑是2017芜湖文学乃至安徽文学最亮丽的成果之一。中篇小说《像雪一样的花》作为一部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原创小说,完全看不到其他作家和作品的影子,尤为难得。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花如雪》中的袁媛、司令、张世文、老黑、大烈、二会计等人物将在我们的文学中长久存在。

我一直在想,韩媛媛——我该给她一个什么样的结局?除了让她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用悲伤和自怜去舔她的痛苦,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结局。让我们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留给作者李本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