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一生中有几个女人?

歌德一生一直在做三件事:写作、做官、谈恋爱。

事实上,正是他旺盛的爱情、生活和浪漫情怀,才使得《浮士德》和《少年维特》等文学巨著的创作成为可能。

虽然歌德一生只有1个妻子和1个孩子,但他和无数女人发生过关系。

他的129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他的爱情生活为题材,有15卷日记是他自己写的,用于索引。

周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歌德。”

最新小说《恋爱中的歌德》

据媒体报道,2008年2月,80岁的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出版了一部新小说《恋爱中的男人》,以歌德为主角,写道他爱上了一个19岁的女孩和房东太太的长女乌尔丽克,当时他74岁,戴着面具去温泉城市马林巴德参加一个变装舞会。

在她蓝色迷人的大眼睛里,目光是无限的。

"当他看到她时,她已经引起了他的注意。"她经常和他一起散步,像女儿对待父亲一样支持他,天真地和他即兴聊起自己想到的一切。

这位老人和这位年轻姑娘眉来眼去,歌德被迷住了。时间久了,爱情* * *在他心中荡漾,终于到了不可阻挡的地步。

一听到林荫大道上的笑声,老人就像一个恋爱中的男孩。他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没有戴帽子,也没有拄拐杖,匆匆走下台阶,去迎接那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像少年和男人一样向她献殷勤。

15年前,他还很崇拜她的母亲,而1年前,他只是用父亲的口吻给她起了个绰号。

但是现在爱情突然变成了情欲,就像感情世界里的火山爆发。

他先是百般勾引,然后发起一系列情书攻势,想娶个姑娘入门。

不料儿子吃醋,从中作梗,毁了老诗人的好事。

葛翁伤心地告别,回到魏玛,终日郁郁寡欢,死于1832。

时光飞逝,尤里克变成了一个老妇人。在她弥留之际,歌德的情书被付之一炬,一段奇异的祖孙关系被埋葬。

这段恋情不是作家杜撰的,大体上是真实的。

乌尔里克·冯·列维措(1804—1899)据说才貌双全,年轻时曾与歌德晚年关系密切。

歌德曾经想过娶她,也是因为她写了很多情诗,最著名的是《马里恩·巴德挽歌》。

老瓦尔泽是德国国宝级作家。

当老人爱上一个女孩时,他被她迷住了。

他在晚年写了德国历史上的头号作家春情,这非常有趣,如果这不会让《老无所依》中的老人感到有点悲伤的话。

在书中,歌德看着镜中赤裸的自己,验证自己是否还活着。结论是:还不错。

而女生ulrike打扮的很漂亮很可爱;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 * *谱热爱音乐,它的音调一定古怪而独特,有趣。

出版商为《恋爱中的男人》做广告,称之为“歌德的最后的爱”。

评论家们大吵大闹,这促使这本书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

也有女性读者就书中的情色描写向沃尔瑟提问。

比如他为什么反复使用“Iste”这个词?瓦尔泽说他写的不是德语,而是一个没有特定含义的拉丁语单词。

的确,在拉丁语中,Iste是阳性代词,翻译成中文一般都不错。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这本书大加赞赏。

评论家Wolfgang Fruehwald说:“这是沃尔瑟的歌德,不是我的。

歌德最多在1823。

.....我心目中的歌德不会变,但我心目中的沃尔瑟变了。“沃纳·弗里岑认为,沃尔瑟写的不是歌德,而是维特;藏在面具后面的不是歌德,而是沃尔瑟。

歌德是谁?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 ~ 1832)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称四大作家。

同时,他也是画家、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担任魏玛宫剧院经理多年。

他多才多艺,是个真正的天才。

哲学家谢林说:“歌德活着的时候,德国并不孤独,也不贫穷。虽然它是虚弱和破碎的,但它在精神上仍然是伟大、丰富和强大的。”尼采说:“歌德不仅善良伟大,而且是他自己的一种文化。在德国人的历史上,他是前无古人的插曲。”

歌德是德国古典文学最重要的代表,是“奔流运动”的代表。

他的一生在德国文学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暴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他是德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作家(83岁)。

在一系列作品中,他呼吁自由,歌颂反抗。

代表作品有《浮士德》(史诗巨作,创作时间60多年)、《少年维特》(第一部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文学作品)、《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历史剧《格茨·冯·贝里欣根》(Goetz von Berryhingen)、小说《威廉·梅斯特》(William Meister),以及大量抒情诗和诗歌。

歌德出生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今黑森)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

我父亲是法学博士,曾担任过皇家元老院议员;我妈是市长的女儿,聪明活泼,很会讲故事。

1765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770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深造,次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771在法兰克福从事律师工作。我年轻时想成为一名画家,但很快就放弃了。1772-1775之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少年维特》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775后,他积极研究地质学、矿物学、人体解剖学和植物学,撰写了多种自然科学著作,以首次在人类胚胎中发现颌骨而闻名,并指出生物有向螺旋状发展的趋势;1775 ~ 1786为了改善现实社会,他申请了魏玛公国的官职,但政绩不大。1786去意大利专攻自然科学;1788回魏玛后,任剧场主管;从1794开始,他就与席勒有联系,密切合作,促进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晚年隐居,孜孜不倦地创作,终于完成了宏伟巨著《浮士德》。

歌德去世时留下了他著名的遗言:“多点光明!”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讲述了24岁的歌德去维茨拉出差的故事。在一次舞会的途中,他偶然遇到了一位名叫夏洛特的美丽女孩,并一见钟情。

夏洛特是歌德的朋友科斯特纳的未婚妻,当时是19岁,而科斯特纳是31岁。

歌德非常迷恋夏洛特,不惜一切代价向她表白。

这让夏洛特慌了。她把歌德的告白告诉了未婚夫,但凯斯特南对此并不在意。

歌德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震惊。为了自己和夏洛特,他立刻逃回法兰克福,断绝了这段不合适的恋情。

几个月后,他的另一个朋友叶尔查林因为爱上了别人的妻子,经不起舆论的指责,绝望地自杀了。

歌德得知后深受感动,以叶尔查林为原型写下了这部小说。

20世纪初,这部小说被“中国的歌德”一位深情的大才子郭沫若翻译介绍到中国,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开头那句众所周知的“哪个男青年不擅长恋爱,哪个女青年不擅长春情”,几乎让亿万青年男女为之疯狂。

有研究者评价说,歌德一生一直在做三件事:写作、做官、谈恋爱。

事实上,正是他旺盛的爱情、生活和浪漫情怀,才使得《浮士德》和《少年维特》等文学巨著的创作成为可能。

歌德在《诗元素》中指出,要想写出真正的好诗,“最重要的是爱”,其次是酒,“武器的声音”,适当的“仇恨”。

这首诗写于1814。这位诗人在65岁的时候,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爱情,写下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爱情诗。

虽然歌德一生只有1个妻子和1个孩子,但他和无数女人发生过关系。

他的129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他的爱情生活为题材,有15卷日记是他自己写的,用于索引。

他爱情的辉煌与他作品的浩瀚相协调。

周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歌德。”全世界研究歌德的学者不计其数,但对于他身后的女人,最多有一句评价:“歌德一生都在和新女性恋爱,但每次情欲高涨时,他都逃走了。”

歌德一生至少爱过10个女人。

在65438年至0788年与39岁的克里斯蒂娜·福尔皮斯同居之前,他至少和7个女人谈过恋爱。

青年时代的歌德性格活跃,感情丰富,遇到美女就忍不住追求。

尽管如此,一想到要娶一个女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他还是有点胆怯,于是一次次退缩,一次次逃离。

他总是在爱情里上演一出不辞而别的戏码。

正因为如此,他的前七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

有人说歌德是一个迷人的人物,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生活的丰富性。

这体现在互相衬托的很多方面。

基本上,这些方面的每一个都被研究了几十年,并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部独立的传记。

两个特殊的方面是他与女性的关系和他的疾病,这两个方面也是对立的:女性通常标志着歌德人生发展的开始——新的一页被翻开,而一些严重的疾病则意味着结束,终结,或者也许是逃避。

歌德漫长的爱情史

女人是歌德那场换装人生大戏的主角,是他一切生动作品发源的清泉,是点燃他原子弹写作的那一小块烈性炸药。

女人既是他的海水,也是他的火焰。

歌德的女人有几个,是谁?时至今日,歌德已经去世170多年,在德国文学研究史上,依然是哥德巴赫猜想。

1765年,16岁的歌德听从父亲的命令,来到素有“小巴黎”之称的莱比锡学习法律。

大学里刻板枯燥的生活让远离家乡的年轻学生感到孤独和失望。

长得好看又帅,他经常去一家餐厅吃饭,很快就和餐厅老板的女儿安娜·卡塔琳娜·舍恩科夫(Anna Katarina Schonkopf)成了密友,她比他大三岁。

一个是亭亭玉立、和蔼可亲、聪明绝顶的少女,恋上了春天;一个是野心勃勃,才华横溢的大学才子,真的是绝配。

这是歌德一生的初恋。

他对他的朋友莫尔斯说,“现在,我第一次享受到了真正的爱情……”这种爱情激发他写出了洛可可风格的快乐而轻快的歌词,其中一首就是《安妮特之歌》。

1768年春天,这段从一开始就备受压力的爱情,因为歌德的极度嫉妒而结束。

两人在恋爱中经常吵架,在吵架中相爱,最后却失去了耐心。

在此期间,歌德创作了戏剧《情人的心情》。

在这部爱情剧中,当嫉妒的恋人意识到自己也可能不忠时,他摆脱了嫉妒。

这段感情结束后,歌德临走前给安娜写了几封完全礼貌的信。

1770年,她嫁给了受人尊敬的法学家卡纳博士,后者后来成为莱比锡的副市长。

65438年至0770年在斯特拉斯堡,歌德遇到了神父的女儿弗里德里希·布丽安,两人相恋,并为她题了一些诗,包括《欢乐与离别》、《野玫瑰》等。

1772歌德从法兰克福到威兹拉帝国法院实习。

在郊区的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19岁的夏洛特。

夏洛特是个绝色美女,先关心整个城市,再关心这个国家。

歌德明知她是别人(公使馆秘书)的未婚妻,罗敷已经结婚并被带走,仍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

夏洛特只对歌德的才华印象深刻,她非常爱她的未婚夫。

年轻的歌德深受打击。

每天晚上,他都比比划划地在胸前握着一把匕首,感觉刀刃被扔进了自己的胸膛,这让他感到彻底的快乐。

当然,歌德没有把剑捅进去。

他只是选择逃避,不辞而别。

后来,夏洛特与心上人喜结连理,歌德收到了请柬,但没有参加婚礼。

他给夏洛特写了一封信:“我爱夏洛特。”

我很开心。

你知道我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就在这个时候,歌德居然又爱上了罗米莲。

这位美丽的姑娘也拒绝了歌德,听从父亲的命令,嫁给了一个比她大15岁的鳏夫银行家,并育有5个孩子。

这是歌德最后一次在爱情上输给金钱,也是最难忘的一次。

不久,歌德根据他与夏洛特5个月的通信,写下了《少年维特》。出版后一炮而红,《洛阳伽蓝》成为第一部真正获得欧洲和世界声誉的德国作品。

然而少年成名的歌德并没有履行“不改初衷”的誓言。

没过多久,他在《我的爱,我的新生活》这首诗中写道:“爱,爱,让我走吧!”这段爱情的对象早已是夏洛特,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16的美少女莉莉·舍纳曼。

莉莉是法兰克福一位银行家的女儿,也是唯一与歌德订婚的女性。

歌德非常依恋这个美丽的女人,但正是这种依恋吓坏了他。他怕自己沉迷于她的深情,忘记了遥远的天边对自己灵魂的呼唤。

也可能是因为布尔乔亚小姐病得太重,歌德常常被局限在痛苦的境地:如果他离开了她,他就想念她;和她在一起,我无法认同我的生活方式。

像歌德这样把自己的心献给了自然、情感和思想的人,怎么能容忍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丰富多彩的社交场合呢?

所以他用当时创作的剧本《斯特拉》来表明自己的心声:“这种环境会窒息我所有的力量,带走我所有的勇气。

我必须离开。”为了应对这种困惑,他甚至专程去了一趟瑞士,试图赢回自己清醒的头脑。

订婚仅半年,歌德就提出解除与莉莉的婚约。

宣布的时候他不敢露面,逃离了法兰克福,没有再道别就走了。

之后,他写了《莉莉之歌》和《莉莉的公园》。

在歌德的众多逃亡中,最著名的是他为期两年的意大利之旅。

歌德研究史称之为“歌德逃往意大利”。

国内很多关于歌德的文章都会提到“潜逃”的结果:我写过经典散文《意大利游记》,但对“潜逃”的原因含糊其辞。

逃到意大利的歌德厌倦了“庸俗的德国”和“懦弱的资产阶级”,他也想逃离夏洛特·冯·斯坦。

这是歌德一生不得不说的女人。

那是1775,26岁的歌德在德国东部的魏玛。

夏比歌德大七岁。她是典型的宫女,举止优雅,魅力四射。

33岁的她,正处于水草丰腴的女人成熟季节。

(不过也有人说夏长得很普通,是典型的“第二眼美女”。歌德并没有对她一见钟情,而是在第二年主动追求她。

她再次证明了那句话:“女人可爱不是因为漂亮,而是因为可爱。”)她精通法语,喜欢钢琴、绘画和诗歌。

然而,她的丈夫,一个整天掌管宫中马匹的大臣,并没有注意到她的才华。

这一刻,夏遇到了歌德的狂热追求,他漂洋过海,历尽沧桑。

虽然他们每天都见面,而且都在魏玛这样的小镇上,但还是经常通信。

在他们交往的日子里,歌德给夏写了1800封信,其中有许多精彩的篇章。

他写道:“我不想说我永远不会与你分离,任何山川河流都阻挡不了我。”“我陷入了命运的悲哀。

我真想大声自嘲:每当我爱上一个女人,她一定不爱我。"

在歌德炽烈的情感炸弹和言语野火的攻击下,夏居然用了五年时间脱下红裙向她投怀送抱,比欧洲冷兵器战争史上任何一座被围困的城堡都要坚固。

她越是拒绝,他越是热情。

另一方面,歌德等一个女人五年,也是绝无仅有的。

当然是值得的。

对歌德来说,夏是他的三个女人。

他后来说:“夏逐渐取代了我的母亲、姐姐和爱人。

我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纽带,这是自然的纽带。“夏可以称得上是歌德的精神教母,歌德可以说是以她的灵魂和肉体走出了狂乱的青春,进而登上了古典文学的不朽神坛。

歌德研究者认为,在认识夏之后,他的文学风格开始平和而清晰地发展。代表作有《汉斯·萨克斯的使命》、《哈尔茨山以东游记》、《渔夫》、《魔鬼》等。

歌德晚年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夏对他的影响堪比莎翁的诗,但在遇到他后的第六年,他就秘密逃到了意大利。

原因是这个爱人像他的母亲老母鸡一样,总是在他身边展开翅膀,开始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对她已经厌倦,* * *不再。

后来,歌德把他在意大利写给夏的信编成了《意大利游记》。

自然,像所有的天才一样,歌德自然忘记了他不辞而别给夏留下的深深伤害。

他甚至没有说“对不起”。

歌德在意大利的感情生活同样丰富多彩。

我遇到了一个美丽的米兰女孩,李记,坚持要离开,直到她解除婚约。

另外,至少还有一个美女,我们现在不知道她的名字。歌德本人称她为“福斯蒂娜”。

他还认识了已婚的美妆画家卡安佳,并与她发展出豪放的友谊。

还有克里斯蒂娜·弗里德里希·威廉·米娜·弗罗曼(米娜·吉尔茨·利普)。在她的小说《亲和力》中,作家以奥蒂丽的形象为她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虽然歌德对大多数女人都是无情的,但他对妻子吴(即克里斯蒂娜·福尔·庇护斯)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她是一个23岁的打工妹,棕色卷发,青春恰到好处。

歌德说,与夏日露笛的优雅相比,晶莹剔透的乌比斯是“大自然的尤物”,未经雕琢,浑然天成。

当时,她专程找到歌德,希望能请评议会顾问给她的作家哥哥一个职位。

吴是一个出身卑微的采花女,而歌德却生活在魏玛的上流社会。他们的爱情一直被贵族圈诟病。

面对歌德的歧视和不时的感情出轨,吴始终保持着耐心,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她让歌德明白,身边的爱人随时都在变,但真正能让他怀念的,只有妻子。

他们于1788年开始同居,当时歌德39岁,临近不惑之年。

在与* * *生活了18年后,吴终于与歌德结为夫妻。

吴不仅身体强壮,而且热爱生活,性格开朗。

她喜欢红酒,喜欢骑马,喜欢滑冰,喜欢跳舞,有一次她甚至跳穿了舞鞋。

而她可以是唯一的“歌德夫人”。有人说她的四大法宝是:倾听、尊重、包容、厨艺。

丈夫出国旅游,她会托人把自己喜欢的酒、烤羊肉、火鸡送到离万里不远的异乡。

两者的结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个众所周知的传奇:那一年,在德法战争中,法军一度进入魏玛。

士兵们闯入歌德家中,试图掠夺,差点把试图反抗的主人打倒在地。

这时,吴站起来喊道:“你不能打他!他是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她的勇敢保护了歌德和他们的家园。

据说正是这一刻感动了歌德,使他下定决心要娶吴为妻。

而这也成为了吴正式成为歌德夫人的仪式。

当时,他们已经年满17岁的儿子奥古斯特参加了婚礼。

那是1806,歌德的好朋友席勒已经去世1多年了。

此后,这对夫妇共同生活了10年。

吴于1816因尿毒症去世。

吴的去世给歌德带来的痛苦是无法言表的。

她去世那天,歌德的日记写道:“我妻子的末日临近了。

生命尽头的可怕挣扎。

临近中午,她走了。

在我里面,在我外面,都是空虚和寂静。"

歌德在吴去世前1814年认识了舞蹈家魏玛娜。

与夏和吴相比,他们的爱情是昙花一现,但也是昙花一现。

65岁的歌德对30岁的魏玛娜一见钟情,魏玛娜被歌德成熟的智慧和风趣的谈吐深深吸引。

他们在灯前跳舞,在月下漫步,彻夜长谈,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