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网水泥的计算及其参数

6?1 钢丝网水泥板计算厚度(h) calculated thickness of ferrocement panel

钢丝网水泥板筋网骨架加两面保护层的总厚度,单位为mm,按式⑵计算:

h=∑dzwi+∑dhwi+∑dzji+∑dhji+2δ……………………⑵

式中:∑dzwi——各层纵丝直径之和,mm;

∑dhwi——各层横丝直径之和,mm;

∑dzji——各层纵筋直径之和,mm;

∑dhji——各层横筋直径之和,mm;

δ——砂浆保护层厚度,mm。

6?2 砂浆保护层厚度(δ) thickness of mortar coverage

指钢丝网水泥中最外层网丝外缘至砂浆表面的距离,一般为3~5mm。

6?3 网格尺寸 size of mesh opening

用以确定钢丝网网格的几何形状和大小的参数,对矩形、正方形网用网格边长来表示。

6?4 加筋间距(Sj) bar spacing

钢丝网水泥板同一方向同一层相邻加筋的中心矩,单位为mm。

6?4?1 纵筋间距(Szj) longitudinal bar spacing

钢丝网水泥板同层纵筋的间距,单位为mm。

6?4?2 横筋间距(Shj) transverse bar spacing

钢丝网水泥板同层横筋的间距,单位为mm。

6?5 钢丝网层数(nw) layer number of mesh

铺设在钢丝网水泥中各种规格钢丝网的总层数。

6?6 加筋层数(nj) layer number of bar

配置在钢丝网水泥中各方向各规格加筋的层数。

6?6?1 纵筋层数(nzj) layer number of longitudinal bar

配置在钢丝网水泥中长度方向的加筋层数。

6?6?2 横筋层数(nhj) layer number of transverse bar

配置在钢丝网水泥中宽度方向的加筋层数。

6?7 总含钢量(r) total steel content

钢丝网水泥板每立方米体积内钢丝网和加筋钢丝的总重量,单位为kg/m[3]。

6?8 含钢量(G) steel content

钢丝网水泥板每立方米体积内受力方向加筋与网丝的总重量,单位为kg/m[3]。

6?9 总配筋率(μ) total percentage of reinforcement

钢丝网水泥板配筋率μj与网丝率μs之和,以百分率表示。

6?9?1 配筋率μj percentage of reinforcement

钢丝网水泥板受力方向加筋总截面积与钢丝网水泥横截面积的比值,以百分率μj(%)表示,按式⑶计算:

∑njiAji

μj=----------×100…⑶

A

式中:nji——各层受力筋根数;

Aji——各层受力筋单根截面积, mm[2];

A——钢丝网水泥横截面积,mm[2]。

6?9?2 网丝率(μs) percentage of mesh

钢丝网水泥板受力方向网丝总截面积与钢丝网水泥板截面积的比值,以百分率μs(%)表示,按式⑷计算:

∑nsiAsi

μs=----------×100……⑷

A

式中:nsi——各层受力丝根数;

Asi——各层受力单丝截面积, mm[2];

A——钢丝网水泥截面积,mm[2]。

6?10 配筋形式 form of reinforcement

表示钢丝网水泥的筋网配置情况(包括网层数、加筋数、网径、筋径、网格尺寸、 筋距、布置位置)的简式,表示如下:

njw-djzw-dlhw—Slzw·Slhw nzj·dzj-Szj

nw-----------------------------— nj--------------………………⑸

nyw-dyzw·dyhw— Syzw·Syhw nhj·dhj-Shj

式中:nw——钢丝网层数;

nlw——受拉面网层数;

nyw——受压面网层数;

dlzw——受拉面纵丝直径;

dlhw——受拉面横丝直径;

dyzw——受压面纵丝直径;

dyhw——受压面横丝直径;

Slzw·Slhw——受拉面网格间距;

Syzw·Syhw——受压面网格间距;

nj——加筋层数;

nzj——纵筋层数;

nhj——横筋层数;

dzj——纵筋直径;

dhj——横筋直径;

Szj——纵筋间距;

Shj——横筋间距。

当采用网丝直径为1mm、网格尺寸为10mm×10mm的普通钢丝网时,配筋形式可简化为:

nzj·dzj-Szj

nw—— nj----------------………………………………………⑸′

nhj·dhj-Shj

6?11 配筋分散性系数(K) dispersive coeficient of reinforcement

是衡量钢丝网水泥配筋分散性的指标。以配筋率、网丝率与相应的加筋直径、网丝直径的比值表示,单位为1/mm,按式⑹、⑺计算:

对于无筋钢丝网水泥

μsi

K1=∑-------………………………………………………………⑹

dsi

对于加筋钢丝网水泥

μsi μji

K2=∑-------+∑------…………………………………………⑺

dsi dji

式中:μsi——各层网的网丝率;

μji——各层加筋的配筋率;

dsi——各层网的受力丝直径,mm;

dji——各层受力向加筋的直径,mm。

6?12 钢丝网比表面系数(KB) specific surface coefficient of mesh

是衡量钢丝网水泥配筋分散性的指标。以单位体积内配筋表面积表示,单位为cm[2]/cm[2],按式⑻、⑼计算:

计全部网丝时

Szh

KB1=------…………………………………………………………⑻

A·L

只计纵向网丝时

Sz

KB2=------………………………………………………………⑼

A·L

式中:Szh——钢丝网水泥计算长度内钢丝网纵、横丝的总表面积,mm[2];

Sz——钢丝网水泥计算长度内钢丝网纵向丝的表面积,mm[2];

A——钢丝网水泥截面积,mm[2];

L——钢丝网水泥计算长度,mm。

6?13 裂缝宽度 crack width

同一条表面裂缝边缘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单位mm。

6?13?1 最大裂缝宽度 maximum crack width

表面各条裂缝宽度中的最大值。

6?13?2 平均裂缝宽度 average crack width

表面各条裂缝宽度的平均值。

6?14 裂缝间距 crack spacing

相邻两条表面裂缝之间的最小距离,单位为mm。

6?14?1 最小裂缝间距 minimum crack spacing

各裂缝间距的最小值。

6?14?2 平均裂缝间距 average crack spacing

各裂缝间距的平均值。

6?15 微裂 microcrack

裂缝宽度小于0.01mm的微细裂缝。

6?16 初裂 first cracking

裂缝宽度等于或大于0.1mm时的初始可见裂缝。

6?17 裂缝开展 crack developing

裂缝随外力的增长而逐渐扩展的过程。

6?18 强度(σ) strength

钢丝网水泥受力各阶段单位横截面积抵抗外力的能力,以应力值表示,单位为kgf/cm[2]。

6?18?1 弹限强度(σT) elastic ultimate strength

在弹性范围内的最大应力值。

6?18?2 抗裂强度(σkf) erack resistant strength

初裂前的最大应力值。

6?18?3 初裂强度(σcf) first crack strength

出现初裂时的应力值。

6?18?4 0.01mm裂缝宽度的强度(σ0.01) strength at 0.01mm crack width

裂缝宽度开展至0.01mm时的应力值。

6?18?5 0.05mm裂缝宽度的强度(σ0.05) strength at 0.05mm crack width

裂缝宽度开展至0.05mm时的应力值。

6?18?6 0.1mm裂缝宽度的强度(σ0.1) strength at 0.1mm crack width

裂缝宽度开展至0.1mm时的应力值。

6?18?7 极限强度(σj) ultimate strength

破坏前截面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6?19 应变(δ) strain

钢丝网水泥受力后,单位长度的变形,以μδ表示。

6?19?1 弹限应变(δT) elastic ultimate strain

在弹性范围内的最大应变值。

6?19?2 抗裂应变(δkf) crack resistant strain

出现初裂前的最大应变值。

6?19?3 初裂应变(δcf) first crack strain

出现初裂时的应变值。

6?19?4 0.01mm裂缝宽度的应变(δ0.01) strain at 0.01mm crack width

裂缝宽度开展至0.01mm时的应变值。

6?19?5 0.05mm裂缝宽度的应变(δ0.01) strain at 0.05mm crack width

裂缝宽度开展至0.05mm时的应变值。

6?19?6 0.1mm裂缝宽度的应变(δ0.1) strain at 0.1mm crack width

裂缝宽度开展至0.1mm时的应变值。

6?20 弹性模量(ET) elastic modulus

表示钢丝网水泥的弹性特征,为在弹性范围内应力和应变的比值,单位kgf/cm[2]

。受拉弹性模量可按式⑽计算:

σT

ET=---------…………………………………………………⑽

δT

式中:σT——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弹性极限强度, kgf/cm[2];

δT——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弹性极限应变值。

6?21 变形模量(EB) modulus of deformation

在非弹性范围内应力σB与应变δB的比值,单位kgf/cm[2]。受拉变形模量可按式⑾计算:

σB

EB=------………………………………………………⑾

δB

式中:σB——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非弹性范围内各使用阶段的应力值;

δB——钢丝网水泥板轴心受拉弹性范围内各使用阶段的应变值。

6?21?1 初裂时的变形模量(Ecf) modulus of deformation at first cracking

初裂时应力σcf与应变δcf的比值。

6?21?2 0.01mm裂缝宽度的变形模量(E0.01) modulus of deformation at 0.01mm crack width

裂缝宽度开展至0.01mm时的应力σ0.01与应变δ0.01的比值。

6?21?3 0.05mm裂缝宽度的变形模量(E0.05) modulus of deformation at 0.05mm crack width

裂缝宽度开展至0.05mm时的应力σ0.05与应变δ0.05的比值。

6?21?4 0.1mm裂缝宽度的变形模量(E0.1) modulus of deformation at 0.1mm crack width

裂缝宽度开展至0.1mm时的应力σ0.1与应变δ0.1的比值。

6?22 挠度(ft) deflection

钢丝网水泥板受弯后,各点的垂直位移,单位为mm。

6?23 抗弯刚度(B) flexural rigidity

钢丝网水泥板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对钢丝网水泥板弹性阶段纯弯区的抗弯刚度按

式⑿计算:

Pt·a·l[2]0

BT=---------------……………………………………………⑿

16ft

式中:BT——钢丝网水泥板弹性抗弯刚度,kgf/cm[2];

Pt——钢丝网水泥板受弯弹性阶段荷载,即对应于荷载挠度曲线上直线段的最大荷载,kgf;

ft——对应于Pt值的钢丝网水泥板纯弯区段中点的挠度,cm;

a——钢丝网水泥板力臂长度,cm;

l0——钢丝网水泥板纯弯区长度,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