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为何成为“独臂将军”
中将于1931年加入中国***产党,经历过长征,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他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家和战略家。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左臂,成了“独臂将军”。甚至毛泽东也称他为诚实的人。
于为什么会成为“独臂将军”
1936年,长征到达云南乌蒙山区时,时任十八团政委的余奉命率部截击国民党万军。在选择进攻路线时,敌人的一排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臂,简单包扎后继续战斗。转移阵地时,为了掩护战友,他的左臂被敌人机枪子弹打断。当时,余的左臂骨白桩已经磨破,露出了两根肌腱,微微颤抖着,但他仍继续指挥战斗。当时由于缺医少药,不断行军,无法及时进行手术。他拖着受伤的胳膊爬雪山过草地,度过了常人难以忍受的192个日日夜夜。9月到达甘南后,他接受了截肢手术。
余回忆说:“我受伤后不久,伤口就开始红肿溃烂,疼得厉害。为了缓解疼痛,只能用冷水浸泡受伤的左臂,或者用湿毛巾敷在受伤的左臂上。过草地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没有换药。医生过来检查伤口,打开纱布,看到伤口已经腐烂,有蛆虫。医生用镊子把蛆一个个夹出来,然后用盐水冲洗伤口。”
50多年后,西方记者索尔兹伯里写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听完余断臂的经历,他耸了耸肩,惊讶地叫道:“余先生,你真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可敬可佩!”
为什么说余是一个诚实的人?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去工作。因为喜欢研究军史,老人家经常找我聊天。1947年老人任358旅政委时,发明了“两回忆三调查”。毛主席听后说:“这么好的事,我怎么不知道?”于是,余要求当面汇报两次,然后把总结后的文件发给全军。
1960年元旦,中央委员会召开会议。从毛主席常委开始,你看过元旦社论吗?我一路看向余:“报告主席,我没看到。”余董事长是个诚实的人。肯定有我没见过的东西!一片轻松的笑声。于的身后是罗瑞卿。将军说,“好险。轮到我了。我该怎么回答?”
我喜欢钓鱼,经常出海。有一天我们聊天的时候,老人说:“我不能出海,但是他们不让。但在陆地上做不到!”我说:“告诉我,你这么肯定把我搞糊涂了。”“我两个小时抓了128个!”局长盯着我的眼睛后,我还是没有主要说:“它们多少磅?”“三斤多!”我不敢说,平均不到一分钟只有一个。我离开客厅,回头一看,老人骄傲地抬起头,撇着嘴,感觉很舒服。
第二天,我问基地的一些工作人员:“嘿,那个老人抓到128条鱼的时候你们都在吗?”老哥俩乐了:“你也信!头儿已经钓了快两个小时了,一条也没钓到。农场政委很不好意思,命令战士们打几个网,可首长还要数,数完就走了,把农场政委搞糊涂了”我径直去了于的房间,问:“‘三十四言’的内容是什么?还是老实人!”一进来,余就明白了,“谁告诉你的?”我说:“那不重要。先说‘老四严’的内容。”老人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都是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