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经典。《聊斋志异》为什么没有拿下四大古典小说?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也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是根据它的剧情翻拍的。可以说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四大经典小说,但为什么这样的经典却没有当选四大经典小说?原因有四。

第一,属于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属于短篇小说集,最短的也就几行。它缺乏宏大的故事背景,很难写出曲折的故事情节。当然,作为一个短篇,也是曲折的,但大部分是反转的。不像小说,写一个东西没有四大名著那么难,也没有四大名著那么波澜壮阔。

《聊斋志异》的批评多于猜测。类似杂文,对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辛辣的讽刺和嘲讽,但对社会、制度、人性的深入分析不如四大名著,所以有趣、有思想,影响和回味也不如四大名著。当然这也和它的长度有关。

二是内容太杂,心思不够集中。

《聊斋志异》的写作过程多为收集。当然也有很多浦老自己的创作,自己的思想。但与四大古典小说相比,稍有杂糅之感,缺乏匠心产品的味道。主题和格局也会受到故事本身的限制,作者的独立思想不明显。

第三,有趣。

《聊斋志异》整体基调有点阴暗恐怖,很早就被贴上了恐怖的标签。当然这也是一种片面的曲解,但确实有这种感觉。再加上多是鬼魅奇闻,感觉像是“小故事”,缺乏“大道理”。在四大古典小说中,红楼梦讲的是爱情(专一),水浒传讲的是忠诚,西游记讲的是正义,三国演义讲的是事业,每一部都告诉读者善良的道理。

以上是我的拙见,绝非诋毁聊斋。《聊斋》的确是古典小说中的杰作,短篇小说的巅峰。本文仅比较与四大经典小说的异同,希望更多读者给你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