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登山的感觉
登山会给人很多感受,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感受是不一样的。
刚开始爬的时候,我以为是一种发泄,一种年轻人身体里燥气的发泄。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只是想出人头地。爬山之后,我会有一种难得的内心平静。在这个阶段,我想我应该是在感受攀登的结果,寻找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几年下来,我觉得登山是一种自我挑战,是一种毅力的训练,不到山顶是不会停下来的。那时候,每一个身体极限都被当做考验,不管风雨,山顶是唯一的目标。在这个阶段,我更加清楚登山的过程。目标已定,方向明确。穿越这条坎坷而漫长的人生之路,需要勇气和毅力。
现在,我更了解人生的目的和过程。除了勇气和毅力,我还需要智慧,一种能平衡理想和现实的智慧,一种与自然相结合的大智慧。所以,我还在努力寻找这种情绪的位置。......
登山感悟
2003年8月,我被单位派到杭州学习。我提前两天到了,约了两个同事,一男一女,一起去黄山游玩。
我们前一天晚上到了汤口镇,第二天一早就在云谷寺上山了。
旅游团大多选择缆车爬山,而不是步行,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山”这句诗在我们心中萦绕了太久。而且,我们也不是每年都有机会来黄山。如果我们坐缆车上山,那八九公里的爬山路就轻松了,游览黄山的乐趣就大打折扣了。最后讨论走上山,然后坐缆车下山。
黄山的美,是一幅画卷,随意翻开就能引发无数惊喜。在郁郁葱葱、细雨蒙蒙的山间,载着同伴笑脸的缆车一般浮在我们眼前,我们却一点一点品味和消化着大自然的神奇。
然而,不远处,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当我从家里出来时,我患了严重的关节炎。为了出行方便,我特意买了一双带衬垫的护膝。护膝在平时还能发挥作用,但面对如此严峻的登山考验,其作用已经消失。
爬黄山,一步一步来,可是我的关节好像生锈了。每走一步都会引起钻心的疼痛。在同伴面前,我咬着牙,一句话也不敢说,但意志这块坚硬的石头像风蚀一样脱落。
我想已经结束了。这种冒险的成本太高了。
当时的心情真的很绝望!
如果此时无法换乘缆车,山上也没有中转。如果回到上山口,山上离汤口镇还有三公里。你怎么回来?
此时,我是开弓之箭,无路可逃。
我默默地跟着同伴,抱着要走到什么程度的态度。
不知不觉关节僵硬的感觉渐渐放松,继续走着,锈迹斑斑的关节越来越灵活,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背着背包跑到前面了。
黄山的“险”、“严谨”、“奇”、“美”,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下山,是坐缆车。松柏在我们眼前展开双臂,很快就消失了。我双手紧紧抓住支架,不敢往下看。我想象着,如果缆车的绳子断了,我就再也见不到父母了。这时候登山的巨大快乐除了恐惧和惊吓都没了!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有很多时候就像爬山,看着无路可走,绝望的时候,咬着牙挺过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时候是没有回头路的。“绝望”创造了我们,完善了我们,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发现和探索成长的规律。
成功之路离我们并不遥远,是积沙成塔,是在我们一步步落地的过程中!
登山感悟
登山健行是泰山人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住在山脚下,但紧张的节奏和忙碌的工作填满了生活空间,亲近自然的机会很少。每次早上赶着去上班,看到来来回回爬着晨练的人,眼里满是羡慕和期待。。。
星期天上午结束讲座后,我计划下午去爬山。睡了个午觉,就匆匆打扮上山了。
从家到红门只用了几分钟,我们就走到了“孔子登高处”的牌坊。在它的东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你必须爬得高”。
泰山文化底蕴深厚,碑刻石刻众多。
“登高必自求多福”碑是明嘉靖三十九年济南府同知翟涛题的。上面写着“爬得高,必自卑,行得远,必自足”,意思是爬得高,必从低的地方开始,行得远,必从近的地方开始。
另一种解释:老子说的“须登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说的“千里无积跬步”;“没有小溪,就没有河海”是一个意思。凡事都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会适得其反。
“爬得高,必有自足”说明人要有“爬得高”的目标,志存高远,敢想敢做,从“自卑”开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体现了艰苦攀登、百折不挠的泰山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务实为民的人民精神。
登山感悟
这几天一直在下雨,潮湿的空气让人心里发霉。寒冷的天气已经让我无法洒脱,莫名的烦躁就像绿豆芽的生长,心里也是湿湿的。
今天,一个好朋友突然来访,久别重逢的感觉就像一个春风。看着红扑扑的老同学们,老天也替我高兴,一扫近几天阴郁的面孔,天气格外好。太阳充满能量,散发出明亮的光芒,给大地披上温暖的金色,连空气都有一种清新的感觉。
朋友第一次来我家,我对我所在的小镇不太了解。趁着天气晴朗,我陪着几个朋友逛了逛大街。我们边走边聊,家乡的海边小镇给他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山脚下。我的朋友建议去爬山,我欣然同意。说实话,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因为工作的压力和我的懒惰,我很少爬山。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和朋友一起放松一下,享受一下山的壮美和谷的空旷,缓解一下内心的疲惫,拾起青春的壮年,这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我们沿着石头铺成的蜿蜒山路走上楼梯,穿梭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享受着温暖的春风的触感,听到鸟儿温柔的和声,一个明亮的世界映入我们的眼帘。草是绿色的,嫩绿色的,充满活力。绿树含苞待放,在阳光的映衬下呈现出鲜艳的绿色,仿佛要向我们展示它们所有的生机。我们走走停停,有说有笑,兴致勃勃地向山顶爬去,不顾腰酸腿软,汗流浃背。
站在山顶,远远就能看到小镇的风景,一排排高楼和摇曳的身影若隐若现。远处山峦蜿蜒,白云朦胧,给人无限遐想。田野纵横交错,河塘碧波荡漾。看着不用浓墨重彩勾勒的山水画,我感到轻松愉快。
我情不自禁地说,“但是你只要上一层楼梯,就能开阔三百英里的视野。站在高处的感觉真的很奇妙。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朋友听了,哈阿哈笑笑,不以为然。“高处不胜寒,因为有想行万里路的内容。可是高处太冷了!”他指着山下的景色一一对我说:“如果山下没有田野和房屋,没有河流湖泊,没有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站在这孤独的山峰上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不觉得孤独凄凉吗?山峰也会黯然失色。”我无言以对,因为我没想那么多。
“其实人也是一样。都是大人物,不是小人物,大人物名不副实。古往今来,有多少普通人支持过那些所谓的高人。”他的话引起了他所有朋友的嘘声。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说:“高,高,真高。”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世间万物,有幸为人。人为什么活着?有时候我也很迷茫。”另一位朋友深有感触地说:“听了我朋友刚才富有哲理的话,比读书十年都强!”很受启发。主人有主人的追求,矮子有矮子的快感。”大家都点头同意。
“一旦爬到山顶偷看,就会看到,发现一座小山峰。要找的山多了去了,不然也不会有这种豪气。我们下山吧,走在坚实的土地上最踏实。”我提议。
“好,好。”朋友们附和着这个声音。我们昂首阔步地走下山坡。
这两年郊区爬山变得很热闹。每天早晚,一群群男女老少在蜿蜒的山路上攀登。最近也加入了登山人群,乐在其中。
爬山之初,我满怀豪情壮志,想全力征服这个“堡垒”。当我急着冲到山脚下的时候,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只见巍峨的山峰,蜿蜒的小路,矗立在峰顶的电视发射天线直刺苍穹。我的背很冷,腿也无力。这么高的山,人还没到半山腰就要下来。看那些脚步轻盈的登山者。看来只能望山兴叹了。当我到达的时候,我很放松。我爬上水泥台阶,不到5分钟就气喘如牛,腿像灌了铅一样重,一步也迈不动了,汗水不停地往外冒...
“九百二十,九百二十一……”,步数慢慢增加。我咬紧牙关,迈着艰难的步子,大汗淋漓。夕阳的余晖肆无忌惮的扫过我的脸,酷热难耐。我们越接近山顶,路就变得越陡。停下来歇歇脚,擦擦汗,抬头,啊,蓝天下,直插云霄的电视发射针近在咫尺,加油!当我蹒跚着走到最后一级台阶时,一股凉爽的山风迎面扑来,我一下子舒服极了。环顾四周,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了。远处,天空蒸着云朵,夕阳从夕阳的边缘和缝隙中射出千万道金色的光芒。夕阳下的小城尽收眼底,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绿地毯般的田园沟壑,炊烟袅袅的村庄,披上了一层银纱。周围的山蜿蜒而远,就像一圈深蓝色的栅栏围着城市。鸟儿在灌木丛中欢快地鸣叫,不知名的野花在风中摇曳,散发着芬芳。曲折的山路像一场白色的运动,缠绕着绿色高大的山体。多么丰富多彩的山水画啊!我现在就在其中,站在微风中,自豪地说“一旦爬到山顶,你就会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油然而生。
爬山的旅程漫长而艰难,但到达顶峰后,身体的疲惫甚至灵魂的阴郁都被风吹走,一路的艰辛终于得到了瞬间的快感。其实我们人生的路,不如爬山。困境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只要我们有耐心,看看命运是如何螺旋上升的,我们就可以站在山顶上享受我们走过的崎岖之旅...
登山感悟
8月27日,我和几个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去了尚志帽儿山,去爬劳道和帽儿山。我有一些感受,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表达我的感受。
8月27日早上6点50分,虽然是阴天,但是我们几个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去了距离哈尔滨120多公里的尚志猫儿山徒步。
早上9点,我到达了离帽儿山不远的劳道山。传说这座山上曾经住着一位老人,因此得名。做好爬山的准备后,我们互相鼓励开始爬山。
由于26日刚下过雨,穿山的路特别泥泞,人们在山里的土路上行走非常困难。但一个接一个,我们在前面和后面被提醒着,扶着树枝和树干一步一步地向顶端走去。在半山腰,我遇到了其他登山者。大家见面就像遇到了朋友一样,互相问候,互相鼓励,共同前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我们爬到了山顶。看着脚下的山,生活在山中,被山包围,心里特别舒服。。。。
在劳道山稍作休息后,我们前往猫儿山,猫儿山是附近众多山中最高的山,海拔805米,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喧嚣城市、远离大山的我们来说,有些高不可攀。然而,我们已经成功地爬上了劳道,我们相信我们也能爬上猫儿山的顶峰。
与劳道山相比,这座山有些陡峭。快到山顶的时候,通往山顶的路几乎和山顶成直角,两边还挂着铁索,让人觉得有点害怕。当我们几个人到达这里时,仍然有一些登山者站在这里看着山顶。一位老人看出了我们的自信,和我一起爬上绳子,攀上岩石,向山顶进发。又不是长城不是英雄。经过一番努力战胜自己,我们终于爬到了帽儿山顶,顶上的铁塔。
爬山的时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对着周围喊同一句话“我上来了!”!我上来了!!”声音在群山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