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日本流氓文学大师太宰治,生而为人。
史铁生曾说:“一个作家不一定能塑造真实的别人,只能塑造真实的自己。”这对太宰治来说是合适的。在《人间失格》中,这种自我刻画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对太宰治稍有了解的读者不用分析就能看出书中的主人公叶藏其实就是太宰治。
太宰治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从小就敏感细腻。从14岁开始,和朋友一起开始了自己的粉丝编年史,出版了小说、散文、戏剧。1935年,他26岁。他凭借短篇小说《逆行》入围首届芥川奖,可圈可点。被认为是天才作家。
流氓学派是日本文学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意味着作家有反抗权威的意识,对生活采取自嘲和自虐的态度,只写病态和阴郁的东西,有颓废的倾向。
电影《不喜欢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在他们家的墙上写了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非常惊讶。如果你能说出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会把做人的资格看得异常庄严,同时也会异常地讨厌自己。后来,我知道这句话的来源是太宰治。
1948年,太宰治在遗书中留下一句话:“我生而为人,对不起”,之后投水自杀。大家都不惊讶,因为这已经是他第五次自杀了。他失败了四次。这一次,他终于成功自杀了。
自杀前,他的自传体小说《人类失格》刚刚出版。在书中,他说:“我想死,我必须死,活着就是邪恶的种子。”对现实生活的恐惧,与生俱来的虚无感和负罪感,因未能把握生命的意义而导致的堕落和颓废,以及最终的死亡,是太宰治文学的整体脉络和他的人生归宿。
回到小说本身,这本书由作者的序言和后记,以及主人公叶藏的三封信组成。描述了主人公从青春期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给自己下药,最终步入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他也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压抑和对爱的渴望...
“失格于世”,字面意思是失去作为“人”的资格。他悲伤的主要来源是他灵魂的软弱和悲观。那种“鲁迅式”的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迎头痛击,在太宰治的作品中是从来没有的。因此,在日本,有许多批评家鄙视太宰治,说他的作品悲观厌世。他是一个破产的弱者,甚至很多父母都不愿意让孩子看他的作品。
?看着太宰治的文字,我想起了纪德在《窄门》里写的一句话:“我们不是为幸福而生的。”
小说《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叫叶苍,出生在日本农村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国会议员,家里有很多兄弟姐妹,还有仆人。叶苍从小就不懂人情世故。经过观察,他发现人类彼此欺骗地生活在一起。
每天都有人喊疼,但不杀不疯。他们天天骂这个党是坏蛋,但他们从不绝望。他们抱怨自己的日子有多难过,却固执的过好每一天。这样的人真的很惨吗?人不吃饭就会死,所以工作是为了吃饭。人必须吃饭!对我自己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费解和难以接受,也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如此明显的威胁。
他越想越糊涂。他到底是为了什么而生?仅仅是为了吃吗?他对幸福的看法和理解和世界上其他所有人完全不一样,根本走不到一起。这种不安让他夜夜辗转反侧,快要疯了。
抵御人类莫名恐惧的方法就是做一个小丑,因为那样他就不用再欺骗别人了,我也希望他不用再欺骗自己,被别人欺骗了。于是他想到了一个方案——搞笑。他故意扮丑玩宝,装无辜,用自己的表现去赢得别人的快乐,从而把真实的自己藏在心里。
他从小就习惯戴着面具保护和隐藏自己,但戴久了面具自然会形成新的“假面人格”。假面人格和真我是天敌,他们总是互相争吵纠缠。
叶苍一开始表现的很努力。渐渐地,演戏成了他的习惯,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一个细节。小时候爸爸问我下次带什么礼物回去。我父亲以为他会喜欢狮子,但叶藏心里不想要。但为了讨好父亲,他还是在礼物单上写了“狮子”。
其实目前很多成年人都不是这样的。他们明明不喜欢,却要表现出无比的喜悦。每天都是口是心非,只是为了迎合别人,讨好别人。好像别人开心,自己就是无辜的。
这个世界充满了相互欺骗。
他的表演很完美,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期间虽然差点暴露,但还是有危险。然而,随着“步入社会”的日子临近,“扮丑”的面具崩塌了。
自我隐藏有三种策略:最好的策略是守口如瓶,使用这种策略的人可以让自己不露出破绽,不被识破;中间策略是释放烟雾,击碎玻璃。使用这种策略的人可以故意表现出一些迹象来隐藏自己的真相;最糟糕的策略是欺骗和伪装。使用这种策略的人往往会煞费苦心地把自己伪装成另一种人。
叶藏的刻意表现,不过是个馊主意罢了。这种策略与其说是诡计,不如说是“罪行”,故弄玄虚是个坏习惯。
这个世界充满了相互欺骗。
他父亲的朋友“比目鱼”,一个习惯于欺骗的世界。每次叶藏老家寄钱,都说“比目鱼”是自己,自己对叶藏的爱等等。长辈们就像身为议员的父亲一样,一直欺骗着叶藏这个不省人事的孩子。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说话都是那么的拐弯抹角,那么的躲躲闪闪,那么的不负责任,那么的微妙复杂。他们总是徒劳无功地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一直想尽办法,这让我很不解。最后只好顺其自然,用搞笑的方式蒙混过关,或者默默点头,让对方行动,也就是采取失败者的消极态度。
最绝望的,也是促使叶藏真正自我毁灭的,是那一次方被强奸。阿芳对人有一种天然的信任,这在叶藏看来是非常可贵的品质。她的心就像她处女的身体一样纯洁。可以说,这是叶苍最后的救赎。阿芳是个信任别人的天才。书商说他什么都不会做。这样一来,方就被玷污了。让叶不能吞咽的事实不是他妻子的贞操,而是萦绕在他脑海中的一个问题:信任是一种犯罪吗?
更令人气愤的是,当他最好的朋友Horimu发现书商强奸了阿芳时,他没有上前制止,也没有做任何事情来保护他的朋友。他只是小声的给我指出来。“我房间的小窗开着,房间里的情况一览无余。灯下有两只动物。”
叶苍终于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堀木的心里,他并没有把我当一个真正的人。“朋友”的价值只是利用和被利用。
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理论上他会很孤独。
喜欢孤独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
人类,取消资格!
从此,我,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了!
所有的,所有的,都成了过去,像一朵云,都过去了!
在书的最后,作者讨论了《罪与罚》中的一段,这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也许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目中,罪与罚不是并列的,而是对立的。比如好与坏,对与错,罪与罚。叶藏之前肯定是犯了罪,这才迎来了惩罚。
最后说一下小说《人间失格》的布局。本书由五部分组成:作者的序言、叶藏的三封书信和作者的后记。序言一定要看,相当于小说的引言;后记一定要看,这才是小说真正的结局。正文的三个字母,其实就是叶藏三篇日记里记载的事情。这种布局从外到内,从内到外都很精致。重要的是,太宰治从外到内形成了一个叶藏性格的闭环,从外人看他,他怎么看外人,这样我们才能客观地审视一个人格有缺陷的人的内心世界。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的心不清楚,你可以不看这部小说。
如果你想看书,就选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口气看完,然后把书扔掉,出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