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书评||畅销80多年的明日黄花。
《西行漫记》是一个特例。到目前为止,它是世界上唯一一部作为新闻作品的精彩著作。
01
《西行漫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第一部从西方人眼中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书,也是第一部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革命的纪实作品。实际备案时限为6月1936至6月10;记录的对象是《红色中国》,也就是那个时期的陕北苏区。
该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于1937年6月在N国伦敦Goranz公司首次出版。一问世就受到西方读者的追捧和关注,甚至一个月内出了5版。
然后,这本书在M国出版,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回到了中国。
当时的中国,由于统治者长期的妖魔化宣传,绝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 * *产党。这本书的推出,像一阵凉风吹过,让国内的知识分子对* * *和他们正在进行的事业产生了兴趣。1938年2月,一群流浪在上海租界的抗日救国人士,经原作者同意,以“傅社”的名义集体翻译、印刷、出版、发行了这本书的中文版。为了避免新闻审查,新书出版时将原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不带偏见。
就像很多出口到国内市场的商品一样,《西行漫记》这本关于中国的书,在国外走了一圈又转了回来,在国内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也是第二版。直到今天,《西行漫记》的几个版本还摆在我们这座小城的新华书店的畅销书书架上。
02
《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以下简称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中国人民的领袖。这种友谊的初步形成,也是《西行漫记》这本书的形成过程。
作为一名来自M国的记者,斯诺在采访中一次次被中国* * *领导人的人格力量所折服,一次次被红军指战员的坚定信念所感动。以毛为代表的中国* * *人民也对这位来自资本主义社会,能够实事求是、客观报道苏区现状的记者深表赞赏和充分信任。这种道义上的朋友最可靠。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曾三次访华。每次来都受到毛的亲切接见,长谈,可以说是中国对外宾的最高待遇。
1970年斯诺第三次来中国的时候,正好是中国的国庆节。在主席台上,毛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没有变,你们也没有变。”
什么没变?当然,朋友的情谊没有变。这是多么可贵啊!
1971当中美之间的试探性乒乓外交正在进行时,斯诺在M国《生活》杂志上发表文章,披露中国领导人告诉他,如果理查德?尼克松访华,无论是作为游客还是作为总统,都将受到欢迎。这一独家内幕使斯诺成功地扮演了中美友好使者的角色。
1972中美建交前,斯诺本打算以记者身份陪同尼克松访华,成为中美友谊的见证者,但不幸在尼克松出发时因病去世。
弥留之际,面对中国派出的以马医生为首的医疗队,躺在病床上的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了一句话:
“我爱中国。”
根据斯诺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被运回中国,安放在北京大学(原燕京大学)的未名湖畔。他去世前在焰炟大学做了两年的兼职教授。
2009年,在中宣部、组织部、统战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的评比活动中,斯诺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1100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斯诺的名字再次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03
《西行漫记》中文版在上海出版时,身在上海的斯诺在新书中加入了许多有价值的图片,并应要求为书写了序言。
在这篇序言中,斯诺认为这本书之所以能在美国出版后风靡全国,不是因为它的风格和形式,而是因为它的内容。
关于内容,斯诺分析说:从字面上看,这本书是我写的,但从实际意义上说,书中的故事是中国革命青年创造的,他们写的东西使这本书的故事活了起来。
为了证明这本书不是他写的,进一步指出,即使在严格的字面意义上,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也不是他写的,而是毛、彭、周、林、徐口述的。他所做的就是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进行公正、客观、无党派的报道,仅此而已。
我们不能把斯诺的话仅仅看作是一种谦虚和姿态。这应该是他的真实想法,也是他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的真实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西行漫记》在中国上空的魅力,才能解释为什么这本书能同时受到东西方两个对立世界的欢迎。
能感动读者的作品,首先要感动作者。斯诺接下来的一句话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毛、彭等人的长篇谈话,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讲得清清楚楚,像泉水一样
“春水一般清”,对于新闻作品来说,这样的形容词和比喻只有在作者深受感动的时候才会出现。
毛、彭等人在《春水清词》中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去书上了解一下吧。
我们现在说的“不忘初心”“初心”在哪里?或许,这本书会给你一些具体的答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