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谁
最早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救人的医学家是东汉的张仲景。
人工呼吸法这个急救措施是记录在东汉时代张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据说是有一天张仲景出门给人看病,在路过一家诊所的时候,看到门口围着一群人,地上还躺着一个人,亲戚哭哭啼啼,旁边站了个大夫也无能为力。
张仲景便上前去了解情况,“死者”因为跟家里人闹矛盾便选择上吊,家里人及时将他救下来,但是发现已经没有呼吸了,就赶紧带来看大夫,但是大夫一看人没气了,也说无能为力,家属便说是医生无能导致的。
张仲景看了下“死者”的情况,觉得还有希望,就喊人来帮忙,把“死者”抬到木板上,就让一个人抬起手臂,自己则按着“死者”的胸腹部,一直在有节奏的按压,而就是这样的动作“死者”竟然活过来了。这就是最早的人工辅助呼吸法。
人工呼吸方法的历史演变
《圣经》描述了公元前800年先知鲜为人知的采取口对口通气方法成功抢救1例呼吸停止的患儿的故事。早在公元200年-公元500年就有口对口鼻呼吸抢救新生儿的技术,1744年Tossach医生首先报道了第1例口对口通气成功的病例,此后再无进展。人们把注意力转向手法通气。
直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手法通气效果不佳,人们又重新采取口对口通气方法。Bochm首先描述了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其后美国Baltimore的医师们发表他们胸外心脏按压的研究成果。间期T Peter Safar发表了口对口呼气的最新方法,取代老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于是这两个手法组成现代的基础生命抢救手法,也称为心肺复苏法(CPR)。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Kouwenhoven教授及同事们发表了他们开展体表电除颤的病例研究报告。从此,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和电除颤技术的紧密结合之举,掀开了现代心肺复苏史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