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扎尔词典|一本“罪孽深重”的小说
这本书是哈扎尔词典。
《哈扎尔词典》,如果不是太独特的话,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奇葩。很多人即使没读过也一定听说过。不然光听标题,谁会知道其实是小说呢?而且它和《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不一样,尽管名字叫《简史》,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小说。如果你不仔细阅读内容,你只是浏览一下。甚至形式也和字典一样,是由一个接一个的词条组成的。小说中使用的描写性语言很少,基本都是干巴巴的描写性语言,这也是难以阅读的原因之一。
既然我自己都记不清故事了(而且很难说它有没有传统故事),为什么还要推荐呢?难道只是为了炫耀自己读过(“你脸皮真厚!”) )?不,至少我告诉自己:
不是这样的。
那么,为什么非要介绍呢?第一,我这次书评的动机之一就是介绍那些“被书名耽误的好书”。在不介绍哈扎尔词典的情况下,在这个标题下写作似乎有点困难。第二,虽然读起来不太容易,但如果你耐着性子看完,你会发现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那么,这本字典是关于什么的?是关于哈扎尔王国消失之谜的。百度百科是这样的:
假设是小说。历史上确实有哈扎尔和哈扎尔王国。姑且说是历史,但书中充满了历史和宗教之外的神话和谜团。亦真亦幻。自古以来,现实和梦想都有,有一种“魔鬼气质”。
据书上说,这本书最早的出处是公元9世纪的阿杰公主和她的情人塞弗所写,所以有阴版和阳版两个版本。因为这本书太强大了,恶魔们害怕了,所以他们杀了公主的情人,剥夺了公主的说话能力,这本书也就丢失了。后来,梦者根据自己的梦多次试图还原这本奇书,却被魔鬼阻止了。后两次尝试分别在1691和1982,但当三个盗梦贼成功出版这本书时,两个被杀,一个锒铛入狱。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追梦人(也叫盗梦人)的部分。哈扎尔人有一种独特的捕梦者宗教:他们相信做梦者可以穿越不同人的梦境,也就是说,当我们梦见一个陌生人而他同时梦见我们时,他正在穿越我们的梦境——我认为电影《盗梦空间》的创意就来源于此——捕梦者收集人们的梦境,从而整理出关于“第三神亚当·鲁亚尼”的知识,从而获得宇宙的秘密。
至于书中还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就等有兴趣的你自己去找吧。
对了,现实中的哈扎尔词典真的分阴性版和阳性版。据说差别不大。在读之前,我还有一个志向,就是通读正反两本书,找出它们的异同。结果,我读完一本,更不用说两本后就精疲力尽了,我不得不找出那些细微但无意义的区别。而且,对于我这样一个守财奴来说,买两本几乎一模一样的书是不划算的。
对了,还有一个关于哈扎尔词典的题外话值得一提,那就是90年代中期,韩少功出版了一本小说《马桥词典》,收录了115个词条,在一个虚构的湖南村庄——马桥镇。因为这部小说的形式实在是太奇怪了,一出来就让大家大吃一惊。几年后,哈扎尔词典广为人知,大家都知道这部小说的形式是有出处的。蒋在圆桌学校感慨地提到这一点:有些人的成功,来源于比别人领先一步。没看过马桥词典,不方便评价。
最后,还有一点,当今社会,一本书不好读,似乎是它的原罪。从这个角度来看,哈扎尔词典有很多罪过。但是,正如有一句话所说:美丽的风景总是在崎岖难行、人迹罕至的巅峰!不管“我不识字!”你说得再好,也不亏书。你失去的是你自己,因为你吸收不了它的营养。
不管你爬不爬,山都在那里。书籍也是如此。
《哈扎尔词典》是塞尔维亚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m .)于1984年出版的著名小说,曾获1984年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该书由南山、戴奇和石振川翻译,并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