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的散文小品
让我们把重点放在80年代中后期。当时中国出现了所谓的“散文热”。当时散文杂志、综合文学杂志和青春爱情、婚姻、家庭类报纸的铺天盖地的出现,再加上报纸的扩张,副刊、周末版的兴起,使得散文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学体裁,成为人人都可以乘坐的公交车。散文热。然而,这股“热”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应有的乐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散文?没有了深厚的情感能力和感情的敏锐,深沉的痛苦和瑰丽的欢乐正在被温暖和享受,人类的伟大欲望变成了个人欲望,渺小的欲望、激情和理想散落成了零碎而花哨的装饰品。随着所谓“小妇人散文”的拙劣表演,鸡破狗破的家长昙花一现,甚至已经失去了大众的胃口。就像通俗小说、流行音乐、家庭肥皂剧一样,通俗散文充其量是通俗文本,是无聊的媚俗。
这时,一种被评论界命名为“大文化散文”的散文文本开始出现,这就是以余先生的《文化之旅》为代表的散文文体。她一出道,就以独特的视角,洒脱的文笔,深刻的内涵,厚重的文化底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余对说:
“在研究中国古代线装书的时候,他们的耳朵里也会听到一批伟大的诗人和学者。”
所以,他
“离开书桌,穿上异地恋服装,推开书房的门。”
"中国文化真正的脚步落在了这片广袤荒凉的土地上."
“在这个看似普通的站房里,人、历史、自然已经在混乱中混在了一起,于是我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余文化之旅》)于是,余把从书房搬到了“旧址”。"于是,一批文笔优美、思想深刻的优秀散文从他的笔下诞生了。"阳关雪”是其中一个景点。
阳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往西北边疆的要道,因位于玉门关以南而得名。像道观宝塔和莫高窟这种以文化度假村和旅游景点为切入点的论文,其实风险很大,因为很多著名的杂文都留下来了,而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只选择了有限的自然景观,结合相关的人文景观,对二者进行双向解读,从而营造出一幅人文景观的画卷,让人流连于此。作者开篇就讲了古代文人“无足轻重”的观点,文官的突出之处在于官而不在于文。然而,当他们卸下黑纱,他们随意涂写的诗句却可以永存。这似乎是一个不经意的开始。其实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也是为后面的论述做铺垫。作者从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入手,进一步阐述了历代文人“把一个广阔世界的不起眼的角落,变成每个人心中的故乡”的神奇力量。然后自然就引入了王维的名篇《围城》,话题转到了正题。这种开头的写法在余的散文中随处可见,犹如聚焦平面,由远而近。当笔者向一位老人询问去阳关的路线时,被告知“没什么可看的,只是有些文人墨客费尽心思才找到的。”老人看了看天空,补充道:“一直在下雪。”作者自然没有理会,转身钻进了雪中。那场雪不大,再说作者也无意写自然雪,就一带而过了。
然后我走在沙漠里,然后我看到了古战场遗留下来的坟墓。面对这种情况,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历史的时空里飞翔。他用深情而缓和的语言描述了马铁·金戈的杀戮场面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像雨水的马蹄声,像雷声的呼号,像音符的血。中原慈母白发,江南春闺远观,湖南儿女夜啼。告别在柳荫的故乡,将军怒视着我,在北风中猎猎军旗。
读了这些,我想到“北风卷白草折,八月雪过鞑靼”(的《白雪歌》送别田务吴归家),“一日三起屠场,一夜钟鼓声寒”(高适的《葛炎行》),“饮马过秋水!,溪水冰冷,风如利剑。当我们在沙质平原上对着夕阳看,很远很远,影影绰绰的临洮”(王昌龄《夏塞曲》),“关山飞雪,瞭望无烟”(王维《西行岭》),“哎呀,鞑靼军队什么时候才能被征服,我的丈夫什么时候才能从漫长的战役中回来!. "(李白《子夜吴歌》)“人欲睡,将军白发泪下”(范仲淹《渔父傲》)等感人肺腑的诗句。
作者依然不肯放弃。他还将阳关的坟墓与中原的坟墓进行了比较。前者是“漫不经心的沙堆”,后者是“闷在美景里”。在作者眼里,阳关的坟墓也有夺人魂魄的魅力。
“阳关古遗址”终于找到了。其实这里真的没什么好看的。烽火台还在,大部分芦苇已经倒塌,在寒风中摇晃,西北的山上覆盖着层层白雪。当然,作者不是来看这些风景的。作者借助眼前的景观,关注历史留下的思考。站在阳关古遗址,他想到了王国维,王国维想到了盛唐的风范。他写道,唐朝的雕像一眼就能认出来,因为它有强壮的身体和自信的眼睛。只有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噩梦中醒来,对未来的路相当有把握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这种自信。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是在这座雕像于唐代制成多年以后才出现的。对于王国维来说,莱辛等西方哲学家反复讨论的诗画界限,可以“用脚进出”。但“长安的皇宫只为艺人开了一扇窄窄的侧门,让他们以卑微的侍从身份跪拜进入”,而历史上的老人却“颤巍巍地回到了三皇五帝的宗谱中。“九州画风渐淡,西出阳关诗人”多为官臣。“这是作者最痛苦的事情。难怪他写道:“阳关雪愈来愈悲。”他为阳关的崩塌,为她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的崩塌而呻吟!
值得一提的是,余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但有人给他贴上“伪浪漫主义”、“矫情”甚至“煽情”的标签是不公平的。这篇文章中的一些抒情句子非常精彩,很好地表达了思想感情。比如最后一句,他是这样走的:我们回去吧,时间不早了。恐怕又要下雪了。在看似平淡中,却蕴含了很多悲伤,我认为是生动的一笔。余曾说:我心中的景观,不完全是自然景观,而是人文景观,是中国历史文化长久以来的魅力和对我的长期影响造成的,我无法摆脱。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压力笼罩着我的全身,让我莫名其妙的感动。无缘无故叹气。(余,《文化之旅》)他走出书房,走进废墟,用整个身心细细品味,凭借自己渊博的文史知识,写出了一批深邃苍凉的作品,与那些无病呻吟的小品文不可同日而语。
余的散文时空跨度大,思想对比强烈,赞美与批判、赞美与怀旧、知性概括与情感渲染、历史沉思与个人体验叙事,诸多意旨此起彼伏、跌宕起伏,民俗与艺术经典的交织,时空的紧密连贯与空白,意向的远距离呼应,使其文章体现出复杂多彩的特点,从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正如著名评论家孙绍振在《从审美到智慧的断桥》一文中所评论的:他的散文不是传统的精神性的素描,也不是“匕首投矛”所隐含的轻艺术话语。他的散文真的是大散文话语。自五四以来,还没有这样一部集思想、智慧、情感于一体的大容量、深层次的话语。我觉得对余的这个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希望在网上找到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