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派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鸳鸯蝴蝶派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一个专门描写才子佳人武侠的文学创作流派。1931年,鲁迅在《上海文艺一瞥》中总结了这一体裁的创作:“此时新才子佳人小说又开始流行,但佳人已是良家妇女,又爱上才子,两者是分不开的。柳荫的花像一对蝴蝶,一对鸳鸯,但有时因为被禁止或因为运气不好。

文学作品

鸳鸯蝴蝶派成员多为苏州人,主要作家有包、周寿娟、程小青、范燕桥、徐振亚、李、张恨水等人。

鸳鸯蝴蝶派的作品都是以言情、悲情、情色、亲情、武侠、妖怪、侦探、宫廷仪式、黑幕等为题材。《啼笑皆非的婚姻》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作。

鸳鸯蝴蝶派还创办了小说月刊、闲钟、红玫瑰、民权元素、快乐、星期六等100多种报刊。这些刊物一开始就主张“不管文言文是什么,都要以趣味为主”,主张文学趣味化,有时还会提到小说要“有益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