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雪冻梅花出自哪里呀?

一枝春雪冻梅花 满身香雾簇朝霞(妙句之妙)

——五代韦庄:《浣溪沙》

万文武

韦庄住在他所熟识的女人家中,所谓“小楼高阁谢娘家”,但是她不在,残梦醒来,只有孤灯照壁,于是勾起了他对她的想象。这两句词,便是他对她的具体描画。

刻画自己的意中人,是很难讨好的。这倒不一定是在于难以尽形,而在于难于传神。而人之相恋,恰在钟情。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说,爱那一个人,她的一切都蒙上了自己喜爱的主观的色彩,所以觉得都可爱。美丑本来就没有客观的标准,而爱又在于情。如果是自己的情人,其情早已深感于心,更何况彼既为情人,对于自己又焉有不用情之理,这就使得她的一举一动都莫不因情而有悦于心,所以这一举一动便都是美的了。所以这里的“西施”与其说在貌,实在不如说在心的为切。韦庄这两句之所以成功,也就在于他舍形而写出他的爱感。《栩庄漫记》说得好:“‘梨花一枝春带雨’、‘一枝春雪冻梅花’,皆善于拟人,妙于形容,视滴粉搓酥以为美者,何啻仙凡。”前一句,不仅写出了她那洁白丰润之美,亦且写出了她内里高傲脱俗的品性;后一句是写外在之形貌,满身香雾而拥簇朝霞,其衣着香泽无以复加矣。他之所以要选用这些精美的词藻加在她的身上,就是出于一己之爱感了。(地址:/GB/paper39/4011/475887.html)

附:韦庄同志的几首浣溪沙:

浣溪沙(一)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

卷帘直出画堂前。

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

含颦不语恨春残。

浣溪沙(二)

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心又忪。

画堂帘幕月明风。

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

玉容憔悴惹微红。

浣溪沙(三)

惆怅梦余山月斜,孤灯照壁背窗纱,

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

满身香雾簇朝霞。

浣溪沙(四)

绿树藏莺莺正嘀,柳丝斜拂白铜堤,

弄珠江上草萋萋。

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

满身兰麝醉如泥。

浣溪沙(五)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

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

几时携手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