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兰出版社的成立

他家陆金发,福建厦门人,1949年被迫去台湾省。后来到了60年代,他预见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版印刷业也会发展起来,于是创办了自己的印刷厂。吕敦健在建议印刷这类童书的时候,也是预见到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前景,才敢投身漫画行业。

陆敦健本人就是漫画迷。可以说我是因为对漫画的热爱才想办这个漫画周刊的。吕敦健最初瞄准的是少女市场,恰逢日本少女漫画的兴起。同时,台湾省也很少有人涉足这一领域。看到女性市场将大有作为,他开了一家名为“伊士曼小米”的出版社。前面的“伊士曼”是他家印刷厂的名字,后面的“小米”显然是为了讨好女性读者,故意把名字做得可爱。之后,台湾省第一本连载日本漫画《小米漫画周刊》问世。它和东丽漫画周刊,一个少年一个少女,各占半壁江山,两家公司近十年竞争的序幕由此拉开。

这两家公司的老板,一个是漫画家,一个是漫画迷,做生意的同时自然也不忘关心台湾省的原创漫画。吕敦健早在小米漫画周刊时期就开始关注本土原创势力,创办漫画新人奖,并在周刊上设立了专门的版块刊登本土作品。如今,在台湾漫画界赫赫有名的尤素兰、林和都是在那个时候出道的。这一点和之前中国大陆的“画书之王”很像,对原创漫画影响深远。

那段时间不用交版税,印刷厂也是自己所有。最多是交了一些纸墨费。基本上,那些杂志非常赚钱。即便如此,几年后,由于以牛哥(台湾省老一辈漫画家)为首的老一辈漫画家向台湾省当局抗议对本土漫画的不公平审查,当局最终决定严格控制从日本进口的漫画,废除对本土漫画的繁琐审查。当时很多出版日本漫画的出版社都关门了,规模较大的则暂时关门观望。就在这时,伊士曼小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达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达然成立后,陆敦定下了方向,将公司定位为报纸、通讯、杂志、有声出版物、书籍的出版发行,以及各种书籍杂志的印刷发行,以及各种文具用品的印刷发行。它使达然成为一家综合性的文化传媒公司,而不仅仅局限于漫画出版。这种商业广度充分显示了吕敦健的眼光和理想,而达然后来的快速发展也证明了他的商业头脑确实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