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红高粱》是真实故事吗?
1928年,山东省委派人在南郭庄成立穷人联合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南郭庄大部分村民都加入了穷人协会,会员有200多人。
后来,曹克明(“余占鳌”)等人陆续在渭河东岸的一些村庄成立了穷人协会。随着成员的不断增加,高密县委决定在南郭庄组织农民暴动。
农历8月21日晚,骚乱开始。曹克明带领闹事的农民烧毁了南郭庄的四间房屋和几间地主的房子,分了地主家的粮食和财产。并在街上摆桌子,召开群众大会,成立政治组织。
南郭庄农民暴动的消息一传开,县政府立即组织联庄会进行反击,贫苦百姓无法抵抗。他们不到一个月就失败了,曹克明也逃离了高密。
关于这段历史,高密党史资料里有一篇《关于高密斗争的一些回忆》,很详细。本文作者耿梅村曾在威县、高密等地从事地下工作。
他在文章中说:“1929年5月至1930年上半年,曹克明来到魏县任县委书记。.....事后(指“威县桥西山暴动”),曹克明想回家看看,说家里还有几棵梧桐,想卖掉换钱。
一回家就被家人出卖了。这件事发生在1930的春天。曹克明叛乱后,威县党组织再次遭到破坏,于青树同志(原省委书记)被捕。
1931 4月5日,青树和邓恩铭等21名同志全部遇难。“曹克明过完节就变了,回到家乡参加了当地的联庄协会。
并利用联合壮协拉起一支队伍,收编附近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匪,麾下有1000多人的部队,成为高密一带的厉害人物。
当时,李文利是国民政府驻潍县山东第八行政区行政督察兼保安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改组了自卫团体、联庄会和地方抗日游击队。
几个大单位改编为直属单位,曹克明编为第六游击兵团,后改称山东省第八区第六保安兵团。曹克明先后担任总队总队长、团长。
4月6日,1938,曹克明率队在胶莱河古渡孙家口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烧毁敌车8辆,歼灭日军30余人,轰动胶东。
曹克明也被称为“抗日英雄”——这是《红高粱》中“我爷爷”描写的在焦坪公路上伏击日军车队的故事。
扩展数据:
《红高粱》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我”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和一个惊心动魄的抗日故事。这种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和人物上。
对抗战故事的描写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并不少见,但《红高粱》与以往革命历史战争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用全部笔墨,以回忆的形式来描述余占鳌司令组织的民间武装。
以及高密东北乡农村世界农民演绎的一系列野故事。小说的情节由两条线索交织而成:主线是以“我”爷爷为指挥官的民间武装伏击日本车队。
整个战斗过程体现了一种人们自发为生存而战的暴力精神,极大地淡化了历史战争的政治色彩,使之沦为一种自然的、本能的生存斗争。
这场战争打死了一名日军少将,参战的“老乡”也牺牲不少;但毕竟赢了。在《我的家乡》高密引起巨大反响,流传很久。?
“为了给家人立碑,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的重点是我父亲参加过的,在墨水河边打死魔鬼少将的那场著名战役。
我们村一位92岁的老太太对我说:东北乡有几千人,战线在漠河上。站在队伍前面的余司令员举起手来,连发几枪。日本鬼子魂飞魄散,纷纷倒地。
中学状元戴凤莲,漂亮漂亮,铁耙摆成一串,阻挡鬼子前进...“可见这场战争和我爷爷奶奶在家乡人民心中的影响。
后者是余占鳌和戴凤莲之间的一串爱情故事。戴凤莲结婚时,余占鳌是个轿夫。她被戴凤莲的美貌所吸引,一路上出于人的本能与她多次调情。
当土匪拦路抢劫的险情发生时,余占傲勇敢地带领群众杀土匪,击毙了一名歹徒。后来戴凤莲回来串门,就埋伏在路边,把她抢进高粱地里,开始了一场原始而狂野的爱情。
后来,余占鳌杀了戴凤莲的麻风丈夫,正式成为她的情人。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故事中,凸显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和对性的迷恋,以及野性奔放的原始野性活力。
这种对生活在民间世界的农民的直白、自由、生动、形象的刻画,显然超出了政治意识形态的范畴。总的来说,《红高粱》的剧情构成遵循的是自然生存模式。
虽然讲述的是抗日和爱情的故事,但从中脱颖而出的是真实存在于民间的强烈而生动的暴力和性爱内容。与此相关,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上也改变了传统的意识形态脸谱模式。
比如什么?余占鳌,“我的祖父”,是一个突出的英雄。他大大咧咧的性格和英雄主义没有被雕琢,他真实的性格还原了人性的本来面目。
这些特点还体现在?《我奶奶》戴凤莲和罗汉大爷。?《我奶奶》有那种温润丰满,泼辣果断的女性美。
罗汉大爷的忠诚、坚韧、百折不挠的农民本性和“我的父亲”小豆官的鲁莽、冲动的性格,都表现出一种原始的放纵和活力,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是前所未有的。
百度百科-红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