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概括汪曾祺的写作风格?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对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主题的深邃,平实朴实,像文字一样家常。他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用个人的琐碎题材修正集体的“宏大叙事”;用平实、委婉、灵活的语言,扭转了“毛话语”无所不包的僵化局面。
它以平实含蓄内敛的叙述,揭露了文风杂乱浮夸的矫揉造作,使人们重温了曾经失传的名人式古典散文的魅力,从而反映了中国当代散文的空、夸张、虚假、病态,使真善美、日常生活、宁静婉约回归散文,使散文走出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这是一大贡献。
汪曾祺的小说充满了“中国味”。正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在创作中追求回归现实主义和民族传统。在语言方面,它强调使用中国风味的语言。
汪曾祺小说中溢出的美,在于发现了民族的灵魂和精神,用近乎虔诚的态度表达了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闹年谱》。
扩展数据: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挫折,受到了各种不公平的待遇。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冷静、旷达的态度,创造了积极、乐观、富有诗意的文学人生。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评价汪曾祺:“是狐狸,修成老精。”
汪曾祺学识渊博,兴趣广泛,爱好书画,喜谈医德,对戏剧和民间文艺有深入的研究,一生经历了许多大事。
比如启蒙救国,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切地感受到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宁静,追求心灵愉悦、净化和升华的心理定势。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