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英文诗歌(如有可能,请给我简单介绍一下诗人)
她走在美丽中,像无云的夜晚,
繁星满天;
所有黑暗和光明的美好相遇
在她的外貌和眼睛里:
就这样在柔和的光线下变得柔和了
天堂拒绝华丽的一天。
多一道阴影,少一道光线,
有一半损害了无名的优雅
在每一棵乌黑的树上荡漾,
或轻轻照亮她的脸;
宁静甜蜜的思想表达了多么纯洁,
他们的居所多么可爱。
脸颊上,额头上,
如此温柔,如此平静,却又雄辩,
胜利的微笑,闪耀的色彩,
但告诉你美好的时光,
一颗与所有人和平相处的心,
一颗爱是纯真的心!
她走在美丽的光辉中。
乔治·戈登·拜伦
她走在美丽的光辉中,像黑夜一样。
明亮、无云、繁星点点;
明暗最美丽的颜色。
在她的外表和眼睛里:
耀眼的日子太明亮了,
它比那道光更柔和更黑暗。
增加或减少一部分明暗。
会损害这种说不出的美好。
美丽在她的黑发中波动,
或者散发微弱的光芒
在那张脸上,平静的想法
指出它是纯洁而珍贵的。
啊,那额头,那明亮的脸颊,
如此温柔,平静,深情,
迷人的微笑,脸上的光彩,
都在诠释一种善良的生活:
她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心满意足,
她的心中充满了纯洁的爱!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苏格兰贵族。1788 65438+10月23日出生于伦敦。他生来就是瘸子,对它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纽斯塔德修道院是其住所)的世袭爵位和地产落到他手里,成为拜伦六世。1805-1808在剑桥大学学习文史。作为一名不定期的学生,他很少听课,但他广泛阅读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还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等活动。1809年3月,以世袭贵族身份进入上议院。他出席了上议院,并发表了一些演讲,但这些演讲明确表达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从1809-1811,拜伦出国到东方旅行,是为了“见人,而不只是在书上读到他们”,也是为了扫除“一个岛民带着狭隘的偏见呆在家里的有害后果”。旅途中,他开始写《公子》。哈勒游记等诗,并在心中酝酿未来的东方故事诗。“公子。《哈勒游记》第一、二章于1812年2月问世,轰动文坛,使拜伦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向英国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从小就意识到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和偏见,他的诗歌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
1811-1816,拜伦一直生活在不断的情感漩涡中。在他处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有很多逢场作戏的爱,一个年轻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被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向一个安娜·米尔班克求婚,并在1815 1与她结婚。这是拜伦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深受她所在阶层虚伪的影响,根本无法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他带着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了家,拒绝和拜伦住在一起,因此引发谣言。英国统治阶级借此机会对其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企图消灭这位敢于与他为敌的诗人。这一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写诗,表达反抗压迫者到底的决心。
拜伦于1916年4月永远离开了英国。一个传记作者说他“被赶出了这个国家,他的钱带和心都毁了。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但他走后,在若恩河的急流旁找到了新的灵感,写出了让他的名字在意大利天空下流芳百世的小说、诗歌和文学作品。”
1816年,拜伦住在瑞士,在日内瓦遇到了另一位流亡诗人雪莱。他们对英国统治的憎恨和对诗歌的热爱使他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在国外生活期间,拜伦写了《恰尔德·哈勒游记》(1816-1817)、故事诗《锡永的囚徒》(1816)和历史悲剧《曼弗雷德》(65438)。代表作《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歌,半诗化、半和谐、半叙事半议论,内容写实,笔法奇特、轻松、讽刺。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起巨大反响。捍卫资产阶级体面的英国报纸揭竿而起,攻击它,指责它攻击宗教和道德,是“对体面、美好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需的行为准则的嘲弄”,“令每一个正常的头脑都感到厌恶”,等等。
但同时也备受推崇。作家沃尔特·司各特说,唐璜“像莎士比亚一样全面,他涵盖了生活的每一个话题,拨动了神圣钢琴上的每一根弦,弹奏出最小、最强、最震撼的曲调。”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小说、诗歌和文学作品的完全天才——愤世嫉俗到了令人绝望的尖酸刻薄的地步,温柔到了楚楚可怜的美好感情的地步……”。《唐璜》第十六章写完后,拜伦准备投身于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
这是诗人最后也是最辉煌的职业。他既痛恨神圣同盟对欧洲民族的压迫,也痛恨土耳其对希腊的统治。1824年,拜伦忙于备战。不幸的是,他淋了雨,受凉了,他生病不起。他于4月9日去世。他的去世让希腊人民悲痛万分,举国哀悼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