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前夕,袁绍三大谋士曾分别献灭曹之计,哪个方为上策呢?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决战于官渡,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是大败的一方不是曹操,而是实力和兵力远在曹操之上的袁绍;袁绍之败主要的责任在他自己,很多人都说袁绍完美的避开了所有的正确建议,这话有一定道理,其他的不说,只说官渡之战前夕袁绍麾下三大能力最强的谋士沮授、田丰和许攸三人曾分别献灭曹之计,从事后的情形来看这三条妙计都有一定道理,那么哪个方为上策?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看三人具体的灭曹之计,沮授的建议是:?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田丰的建议是:?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许攸的建议是:?公无与操相攻也。急分诸军持之,而径从他道迎天子,则事立成矣。?
沮授建议的核心就是先礼后兵,打持久战以优势兵力一步步蚕食曹操的地盘,再以骑兵持续不断的骚扰曹操,袁绍自己则做好备战的准备,如此一来三年之内大事可成。
田丰建议的核心思想和沮授差不多,都是不建议急着和曹操决战,而是以持久战和消耗战疲曹,不过他更侧重于对曹操前方的骚扰。
许攸建议的核心就是一方面分兵和曹操相持,另外一方面以精兵奇袭许都,迎奉天子。
当时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差不少,兵力也远不如袁绍(官渡之战曹操才凑了三万多兵马,袁绍有十一万左右),沮授和田丰的以优势兵力骚扰曹操的疲曹之策是可行的,只不过沮授的策略相对保守和更为稳妥,在疲曹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的发展,所以时间上需要三年;田丰的策略更为激进和积极一点,进攻性更强,所以时间上只需要两年。
196年汉献帝迁都后,曹操在许都大力发展屯田,为此他连骁勇的青州军都放弃不用全部用来屯田(官渡之战时曹操即使兵力不足也不见青州军身影,就是因为青州军战场纪律败坏已经成为了半军半农的屯田军,不再参与作战任务),不过从官渡之战曹操极度缺粮草来看,屯田暂时还没见多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