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弗曲线是由哪个学派提出的

拉弗曲线(Laffer Curve)理论是由“供给学派”代表人物、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商学研究生院教授阿瑟·拉弗提出的。

是一种描述跨期选择的曲线。拉弗在1962年的经济学论文《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中,通过对美国农业部门的研究,提出了这个概念。

拉弗曲线的基本思想是,在短期内,当面对两个或多个替代方案时,个人会选择边际贡献较高的方案。这是因为在短期内,人们通常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进行决策,而且在面临多个选择时,人们往往会将过去的经验用于比较和评估不同选择的边际贡献。

拉弗曲线的形状类似于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它表示在长期内,个人会逐渐趋向于选择边际贡献较高的方案,而且这种趋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强。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或多个替代方案之间的边际贡献差距会逐渐减小,最终达到平衡状态。

拉弗曲线的提出,对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揭示了在长期内,个人的决策会逐渐向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趋势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的。同时,拉弗曲线也提醒我们,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加注重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率和边际贡献,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