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什么意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儒学家,他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天下无道,那时的社会整体是一个礼坏乐崩、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局面,恢复和巩固周礼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 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他所说的「逝者」,没有 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且就天地人事而言,孔子仰观天文,想到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便 是往一日即去一日,俯察地理,想到花开木落,四时变迁,便是往一年即去一年。天地如此,生 在天地间的人,亦不例外。人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 岁,即去一岁。个人如此,群体亦不例外。中国历史到了五帝时代,不再有三皇,到了夏商周, 不再有五帝。孔子生在春秋乱世,想见西周盛况,也见不到,只能梦见周公而已。由此可知,自 然界、人世间、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 不会流回来。来源:传播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