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矛盾的文学作品?
1,午夜
《子夜》原名《夕阳》,是中国现代小说,约30万字。茅盾从1931年6月开始写作,到1932年2月5日完成,共19章。
部分章节分别发表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还被翻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语言,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小说以1930五六月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斗争。
2.霜叶红如二月花。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继《月蚀》之后的又一力作。小说以“五四”前夕的江南村镇为背景,描写了新兴资本家和地主之间的勾心斗角和冲突,以及他们与农民的尖锐矛盾。
穿插几对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布局严谨,场面宏大,情节复杂,语言优雅,是一部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杰作。
3.黯然失色
《蚀》三部曲由《幻灭》(发表于1927)、《动摇》和《追求》(先后完成于1928)三部略具连续性的中篇小说组成。它通过对革命者精神世界的细腻描写,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革命阵营中存在的矛盾和分裂。
《蚀》以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这一独特视角来反映大革命,丝毫不回避历史教训,表现了茅盾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理解和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批判精神。
4.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在1941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那些“巍峨挺拔,顶天立地,抗击西北风”的杨树,来象征顽强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纯朴、坚强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同时也对那些“轻视人民,顽固倒退的人”投下了苦涩的嘲讽。文章雄心勃勃,生动形象,严谨凝练。
5.林家的商店
《林家堡》是茅盾1932年7月写的短篇小说,原名《破产》。发表在《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被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
讲述了当时江南杭嘉湖一带的小店老板林先生,在当前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经多次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最终破产的故事。
百度百科-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