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赏-故乡
本想休息一下,却接到了老家胖五叔的电话。我立即决定离开去我的家乡。吴阿姨是我舅舅家的,在我换牙的时候嫁进了我们这个大家庭。小时候在老家,长大后回老家探亲,吴阿姨家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吴阿姨也给了我母亲般的关怀。所以,当我接到五叔的电话时,我毫不犹豫的离开了。
说到‘必须’,其实是不可能放弃家人的召唤的。可悲的是,上一次回老家还是八年前。如果这几年我回老家,那将是送我在世上亲人的最后一程。似乎没有什么别的能让我开始。
没有从Xi安到南洋的航班。然后,回家的方式不是坐车就是坐火车。争论过后,我决定当晚坐火车回去,没想到只买到了硬座。从Xi安到南洋有七个多小时的路程,一想到要坐这么久就心慌。这一夜的公交车真的让我难受的无法形容。
在我家乡所有的家庭纽带中,我的奶妈也是我的母亲。奶妈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虽然老人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他的声音和面容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我非常想念她。凡是回老家的,都要去祭拜。只是我从来不会在坟前流泪,相反,我总是很开心。去墓地的时候,总能感觉到母亲慈祥地看着我,微笑着,像活着的时候一样。所以,我也在微笑。然后我说,妈妈,我来看你了...
这次也是。在南阳见到下火车接我的同学,我跟他说:你今天带我去保姆安中村,然后你就走。我决定从安中走回高庄。
学生们很疑惑:为什么要走这么远?
“不远,这条路从我出生第四个月开始,走了16年。我今天必须再次走这条路。这次我带着相机回来了。”
我给我妈烧完纸就走了。再次走在这条路上,我很兴奋,也很激动。从安中村到高庄的路只比当时宽了一点,铺的是我们当地特有的‘姜氏(音)’路。路依旧,村依旧。我仍然走在路上。我总觉得妈妈还站在安中村的路口,远远的看着我,就像过去一样,直到我走近钱头村,妈妈看不见我了。所以,当我拐向通往前岩头村的南北向道路时,我下意识地回头,朝娘曾经站立的方向望去,鼻子酸酸的...
母亲可能想不到,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会一个人走在这条路上。她知道了会很开心的。我不能让我妈妈看到我哭。于是,我抬起头,逗自己笑。
我在15走过的这条路,看起来和过去一样,路边还是一片喜人的庄稼地。只是农作物略有不同,现在花生田随处可见。村子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加了一些二层小楼。
小桥出现的时候,我一瞬间不知所措:你怎么这么快就到了高店村?
小时候从安中走到这里花了很长时间。当我到这里的时候我很害怕。我总是担心从桥上掉下来。现在这种担心没有了,河水干涸了,只有这座石桥得救了。这么快走到桥上说明我大腿长。
我打算经过高店村。因为走在村外的近路时,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害怕,坟墓太多了。穿过村子,高庄村看到了,我远远看着就激动。朝爷爷家的方向望去,整洁高大的二层小楼让我觉得陌生。以前看到的是我爷爷在村头的房子。
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一个骑着电动摩托车的人从后面经过,他停下来回头看我说,是朵儿,你回来了。
哦?我盯着那个白发老人。啊,是王先生,我的小学班主任!
我赶紧放下大包,赶紧向前鞠了一躬:王老师,是你啊!
这时,后面一个骑着电动摩托车的老人说,我也教过你。你还记得我吗?
回头一看,那瘦老头只是似曾相识。王老师说:他是周庄的周……..
“你是教我化学的周老师,我记得。只是老师变化太大了。那时候你在学校就是个帅哥!”我是发自内心地说的。因为现在的老师是缩小版。
周老师说:多少年过去了,现在我退休了。
他们都来参加同样的事情。我的叔叔们都是老师,胖叔叔是小学老师。后来我遇到了所有小学教过我的老师。
王老师让我坐在他的车后面,带我一起去。我不想坐,怕摔倒。而且离我五叔家也不远。坐车到门口有点情绪化。哭不出来怎么办?
可是,王先生把我的东西扔在车前的横梁上,说,坐吧。
唉,学生再大,在老师面前还是个小学生。于是,我服从命令,乖乖地坐在老师的车后面。我想,当我还是老师和学生的时候,这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
后来我见到了我的几个小学老师。我当时就哭了,马上擦了擦眼泪,然后鞠躬尽快和他们打招呼。我白发苍苍的老师们会挺直腰板对身边的客人说:我教了她好几年了。
当我回到我的出生地,我融入了原生态的家庭。我的长辈叫我的名字。多叫我二姐(第二大)。我的成年兄弟姐妹们仍然像以前一样保护我。任何想说我的人都会来帮我。
但是,我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最终无法忍受的担忧。就是现在农村生活好了。几年前回来,发现村里的人都变胖了。他们越来越胖,所以看着我很奇怪。从她遇到的第一个远方阿姨,只是带着惊讶的表情说:宝贝,你怎么瘦成这样了?
我来解释一下:我刚从外面旅游回来,晒黑了,所以看起来很瘦。
但是,这种惊讶是遇到十个人,十个人说,多少人惊讶:你怎么这么瘦?看看你脖子上的骨头有多高!你小时候在家里胖乎乎的!
哦,村民们见到我都会这么说。听他们都说我瘦了就烦,感觉自己有病!
因为一直听说自己瘦,所以不吃主食。这几天一个接一个的吃大包子,希望能快点胖起来。吃馒头的另一个原因是家乡的新麦馒头真的很好吃。16岁离家的时候,家乡的人看我总是像个喜欢吃馒头的胖姑娘。
记得上次回来,别人这么说我的时候,五叔已经坚持不住了。他说,你不懂。
我也知道这是因为家乡人关心我,就像我看到家乡人就觉得热一样。比如那天走在通往钱头的南北路上,看到一个中年盲人光着背,昂着头,在路边的红薯秧中摸索。这个红薯秧很有意思。是唯一一种沿着路边和玉米地直栽的。
看到瞎子为难的样子,我心里不踏实:来,我给你钱,你也差不多准备好了。
听到这里,他表情肃穆,大声而坚定地说:你给我钱干什么?我不需要它。我不认识你。我怎么能要你的钱呢?
盲人老乡的话真的让我很震惊。我小声说:拿着吧,我是这里的。
他:“我不要,我不认识你。如果我要你的钱,我该怎么报答你?既然不能报答你,那就不能要了。那你是谁,住在哪里?。"
“我是高庄的,你不认识我。”我用的是完全纯正的家乡话,但是我很好奇我怎么又能说家乡话了。几年前回来的时候,不会说。和家人的交流都是用普通话。
“哦,你是高庄,某某是我的老表哥,你不知道吗?那你是谁家的?告诉我,我好报答你。”
听说他认识我们村的人,我更觉得不能让他知道我是谁家的孩子:“我在外面打工,不用还。”快点拿,打包,别丢了。“我没说多少钱,担心他不要。
“我就是不能。如果你不告诉我你住在哪里,我无法报答你的好意。我受不了。”他边说边在红薯秧里摸索。这次他笨手笨脚的,我看到了他在做什么。
天啊,太神奇了!原来他在除草。看到身后地瓜苗拨的田地后,敬意油然而生!
我看到他拨完草后的红薯秧里没有一根杂草,而他面前的那根长满了草。更神奇的是,他没有把草扔到一边,而是整整齐齐地放在路边,后背笔直如一条线。从放在一边的草的干燥状态来看,说明他已经拨了好几天了。
可以断定这块红薯地是他的口粮,可以判断他是利用路边没人用的地方种红薯的。当然也可能是村里为了他种植方便的人性化安排。
看到这一幕,我对这位勤劳自强的老乡充满了敬意。我着急的说:你赶紧拿着,我不需要你的奖励。我不是可怜你,而是尊重你。赶紧放进腰包,别丢了。”我把钱叠好,塞到他手里。
他还是说没有,就在这时,一个老人骑马经过,说:哎呀,你今天真的遇到活菩萨了。你在哪里遇到了菩萨?"
这听起来太不好听了!这几年不喜欢这个称呼。陛下过去常这么叫我。没想到回到家乡又听到这个名字。我有点失望,没有理会说这话的老人。
这位德高望重的盲人老乡,再也没有说话,带着有些索然无味的表情拿着钱,低着头继续除草。
唉!看到他这样,我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在帮他,而是让他觉得有心理负担。可敬的人!
我执拗地帮他,一开始觉得他可怜,后来又佩服他。再者,我一直认为帮助有需要的人会给我带来更多的收获,真的是‘手里留香’。不然我会不开心的。为此,感谢盲人乡亲们,让我的双手含香,谢谢。
继续走。刚进前岩头村口,一股浓烈的尿骚味扑鼻而来。我看到是从路边搭的小屋传来的,不是厕所。走近,只见一个老人仰面躺在棚子里,双脚吊在一把大圈椅上。从他的姿势来看,他是失控后仰的,椅子向后翻的时候靠背正好靠在墙上。他的头直接撞到了地上,他挣扎着抬起脖子坐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我赶紧走进棚子:需要起床吗?
这是一个大小便失禁的老人。他不能回答我。我放下包,抓住靠背把椅子抬起来。但是太重了,帮不上忙。这时候老人的头和手都扭了,我有点害怕。走出小屋,向村子里看。我看到一个中年妇女站在不远处的院子门口看着我。我向她招手:请过来帮帮我。
她不理我,转身进了院子。愤怒!她怎么能这么做!这么近的距离你应该很熟悉。我着急地看着老人,一时却无能为力。这时,我看到一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从远处走来。我站在路上,向他做了个停车的手势。他面无表情地停下车。我说,扶老人起来。太危险了。
那人面无表情地把车放好之后,走进小屋,把老人的椅子摆正,然后骑着车走了。和他一起骑车的女人说:我们是这个队的。
这时,老人开始动起手来,脸上的颜色也缓了下来。看着他的状态,我在争论要不要下点钱。根据棚子里的情况来看,这是一个被遗弃的老人,他在桌子上倒了一滩饭,可能是为了让他吃到肚子上。眼看他已经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剩下的钱他也控制不住,花不出去。
我伤心地离开了棚子,向前走的时候还在想是不是该留些钱。我终于决定,不能把钱丢下,落到别人手里。看到老人这样,我心里想了很多。他们两个,很有可能,小时候无数次路过这里。他们应该看到我了。现在人老了,真的很可怜。我觉得老人的眼睛不傻,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美男子。但是现在真的比死还难受。更可悲的是,连死的能力都没有用。唉,人们...
回到家乡,我又变成了一个小娃娃。这种感觉太美妙了。一方面,家里人把我当大人,跟我商量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完全把我当小孩子,让我去村里到处玩。
我自己也不能装成大人,可以抽时间去逛逛这个村,那个村。我认识的大人们跟我聊的很热情,一定也跟他们聊过我小时候在家里发生的事情。因为我们村都是高姓,有严格的辈分。他们都可以直呼我的名字,但我只能记得他们的辈分,但我不确定他们是谁。
可能小时候给家里所有人留下了好印象,村里认识我的人都来看我。为了减少出错率,让亲人觉得我没有忘记他们。我只是叫他们阿姨或嫂子。就这样,还是有几个错误。
我抽空去了村北的大沟。这也是这次回国必去的地方。
走在通往大沟的路上,头顶蓝天白云,身旁万绿。田野里羊的咩咩叫,村里鸡鹅的欢唱,汇成了最美的田园交响曲,最美的乡村画卷。此时,我独自走在乡间的土路上,伴随着青草的清香,看到这一幕,我甜甜一笑:同样的蓝天,同样的绿草,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用一颗单纯的心喜欢着这片土地,无论走多远,这片黑土地上的沟渠小桥总是在我的脑海里。走在这里,我还是那个初心,还是那个小娃娃。这时,往事像电影一样迅速回放:我捡麦穗,我捡棉花,我抓蚂蚱,我在大沟里蹚过了桥。雨后,我和我的小姐妹们一起收拾松软的地面...
这一切都是童话般的过去。童话里,我长成了一个比小姐姐们都高的小女孩。当我长高了,我离开了这里,很少回到Xi安。这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比世外桃源更爱美丽的田野和村庄。
来到大曲沟,站在桥上,眼前所见的一切让我有穿越世界的感觉。桥还在,河里长满了草和野花。大沟变成了开满鲜花的沟,充满了诗意!我看到的时候开心的笑了。我笑说这是回来的最好时机,迟早的事。这里有干涸的沟渠,那该是多么荒凉啊。
大曲沟是一条人工河,记忆中清澈见底的大曲沟太美了。河里长满了水草,棱角分明,鱼儿游来游去。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只是这里离我印象中的村子很远。
站在桥上,我又一次想起了奶奶给我讲过的唯一一个故事:两个人打铁干活的故事。
想到这里,我就笑了...
大曲沟,我长大的地方。过去和今天都给我留下了最美的容颜。也许在未来,当我再次想起的时候,沟渠里开满的鲜花会取代记忆中肥沃的河流,成为我对家乡不变的眷恋。
回来的路上,遇到另一群正在放羊的大叔:“多儿,还记得你上次跟我说的话吗?”
“呵呵,我记得,但是我不记得了。”我回答的时候笑了。
他说的是我上次回来的时候跟他说:“头叔,你还记得那一年我跟我姐夫在村里的莲藕坑里游泳,我们掉进了黑乎乎的坑里,脚都够不着地,我们就沉到了水里,互相拥抱。”当时你们把我们抱出来的时候,我姐夫(1岁)已经喝了一个大肚子,眼睛直勾勾的,嘴里还冒着水。
托托叔叔:不记得了。你只有七八岁的时候,我在游泳,看见远处飘着头发。赶紧过去抱起来,一看是你们两个...
哈哈,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来就想笑。因为那时候我根本看不出自己的灌水肚子有多大,姐夫西瓜般的肚子真的让我想笑。
我想起五年前我姐夫来Xi安看我,那是我第一次提起这件事:你还记得我们掉进藕坑的那一年吗?
姐夫:不记得了,娘的腿差点淹死!
哈哈的笑声...哈哈的笑声...
在我面前,一大堆大叔不停地笑,若有所思地说,这个宝宝,怎么就长不大呢!
哈哈的笑...
我的家乡在这里,我永远是童话里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