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的由来是?
成语一鼓作气,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原文为: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说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鲁庄公听从曹刿的建议,打败了齐国的军队。鲁庄公问曹刿是什么原因。曹刿回答“凡是作战,靠的都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进攻能激发战士的勇气,不成功第二次击鼓进攻士气就减弱了,到第三次进攻击鼓时,士气就全没了。等对方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旺盛,所以就战胜了他们。但是大国难以捉摸,怕有埋伏在那里,我观察他们的战车辙混乱,远远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去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人们经常用的成语“一鼓作气”,比喻一下子鼓起勇气,出处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