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课文《向往奥运》

这篇课文借助作者特殊的经历,特有的感受,抒发了对中国北京申奥成功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全课是围绕“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来抒发作者激动而自豪的感情的。课文先从申奥成功心情激动的原因,引出了作者早在采访巴塞罗那奥运会时就产生的这种感受;接着自然回忆起了在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那天夜晚,产生这种感受的那个美好时刻,并从总体上讲了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然后,从竞技体育与艺术比赛的比较中,说明竞技体育所体现的公正、公开、公平与客观,实现了人类追求真正平等、公平竞争的理想,从对奥运会和奥运明星采访的美好经历,说明奥林匹克精神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最后,讲作者想起了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举办场地所产生的,对我国承办奥运会的强烈愿望,而这一愿望今天已变成现实,于是以“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结尾,激动而自豪的心情溢于言表。

奥运会全称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国际性的综合体育运动竞赛盛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那时,希腊有许多城邦国家,各国间不断发生战争。各国人民渴望和平。本来是祭神的体育竞技会,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全希腊运动会在奥林匹亚举行。在运动会进行期间,希腊境内保持和平,即使正在交战的双方也必须放下武器休战。谁若违反,就要受到严惩。到了19世纪末,战争威胁着世界,许多爱好和平的人呼吁恢复奥运会和发扬奥运精神。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举行一届。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在许多体育比赛中公平竞争。

奥运会期间,各国人民关注比赛情况,甚至通过电视通宵达旦观看比赛实况。奥运会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友谊和进步。奥运会会旗中五环相连,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和各国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友好的精神在运动会上相见。

北京奥运会为加强与各国体育、文化交流,增进与各国的友好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1999年9月6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组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申办大幕正式拉开。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29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权。

巴塞罗那城市名。位于西班牙东北部,是该国最大的商港和工业中心。

曾于1992年承办第25届奥运会。

课文中提到的部分运动员。

邓亚萍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有“乒坛魔女”之称。多次获世界冠军。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女子单打金牌和女子双打(与乔红)金牌。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为她颁奖。

伏明霞我国女子跳水运动员,多次获世界冠军。1992年,不满14岁的伏明霞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以绝对优势获得金牌。

高敏我国女子跳水运动员,多次获世界冠军。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金牌。

李宁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多次获世界冠军,有“体操王子”之称。

李小双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自由体操金牌。

栾菊杰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女子花剑金牌。

叶冲董兆致王海滨我国男子花剑运动队队员。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因为翻译有误,贻误了比赛时间,来不及准备就匆匆上场,结果仅获得银牌。

肖爱华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曾连续参加四届奥运会,有“中国第一女剑客”之称。

布勃卡乌克兰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曾多次获世界冠军。

刘易斯美国男子田径运动员,***获得9枚奥运金牌,创世界纪录9次。

索托马约尔古巴男子田径运动员。他创造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吉普凯特丹麦男子田径运动员。曾创造男子800米的世界纪录。

词语解释___

流光溢彩:光彩闪烁流动,非常好看。

沁透心脾:本课形容欣赏了美好的乐曲,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等量齐观:同等看待。

锱铢必较:本课指极小的差别也不放过,意思是在极其细微的差别中决出胜负。锱,古代重

量单位,一两的四分之一。铢,古代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魅力: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

竞技:体育比赛。

种族歧视:因种族不同而受到不公平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