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盗版书可耻吗?
那天我去夜市买司法考试的盗版教材。其实我心里清楚,买盗版教材是违法的。毕竟当年我的知识产权法考了近90分。和老板讲价很有意思,因为我知道夜市有很多书卖,所以我坚持自己的底线,最后老板以我的价格卖给了我。当我的老板在包书帮我的时候,我和我的老板聊天。我不知道老板帮我收拾书包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我买了盗版书还是怕别人知道我从他那里买了盗版书,就问了老板一些关于盗版书市场的事情。老板告诉我,一套书几乎赚不了多少钱。现在他们的书基本都是以2.2%到3折多一点的价格出售。他们的进价基本都是8折,所以就算打7折卖,也赚不了多少钱。我想是的。如果他们能赚很多钱,他们就不用在这里受苦很多年了。所以最后老板说了一句让我有点感动的话。他说你们这些考试的人读书和考试都很辛苦,我们这些卖书的也一样辛苦。然后老板幽默的问我,今年我通过司法考试怎么感谢他?我不知道怎么说“我要举报你卖盗版书,把你封了。”当时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戏谑,完全是开玩笑的语气。老板马上回答:“没想到你这么狠心。你不必这样过河拆桥。”当我拿着厚厚的一摞书往回走时,我陷入了沮丧。作为一名法律系学生,我感到惭愧。当我拿着书往回走时,我感到不安。看着周围的同学好像都在盯着我看,心里发虚,尤其是走到学校门口的雕像前,看到象征公平正义的神兽怒视着我,心里有点害怕。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买盗版书了。以前也买过,不过那时候买的是小说和散文,比如徐志摩的诗。法律类的书在盗版市场可能卖不出去,因为没有利润,我自己也没买过。但这一次,感受最深,有很多感触。第一,现在原版书太贵了。像我这种从农村出来的同学,整天为粮道干活,都吃了最后一顿饭,就让我买300块左右的原版书。我真的做不到。因为有七八十块钱,所以权衡之下,只好卖盗版了。因为在填饱肚子之前,我不会去想别的。这可能是对自己非常有利的借口。可能有人会反驳我,我一定会提出一个让我叹服,不得不认错的论点。其实真的很简单,我也知道。买盗版书当然不合理,因为太贵了。没钱就跟偷抢一样。然而,我有时也会这样想。毕竟我没有做过杀人放火抢钱这种直接危害结果的事情。刚卖出去,我就买了。第二,生存的艰辛。也许这就是我懂事以来挥之不去的感觉。有时候觉得自己像影子一样跟着我,从小学到初中到大学直到现在。可能小时候被穷吓到了吧,真的。直到现在,我还一脸严肃地告诉同学们“你们没体验过饿死的滋味”,我时刻面临着饿死的威胁。所以,我还是理解那些卖盗版书的商贩的。真的,从心底里,当我去他们那里买书的时候,感觉他们是那么的善良,心里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想起了在外打工的父亲。其实他们都在努力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为了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这也是他们一直学习到现在的原因。说白了,参加司法考试不也是为了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吗?每个人都有生活的准则。第三,对自己的话感到羞愧,更感到无奈。真的,我认为我是学法律的,我很清楚买盗版书是违法的。我不仅不能自己买,还应该鼓励别人买正版书。然而,我持完全务实的立场。如果你真的像你说的,今年考完之后再报,那你是什么鬼?!看来“既得利益”这个词真的很现实,很残酷,很无情,学法律的人似乎也有些无奈。这学期我越来越深的感受到,我发现我所学的所谓社会科学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突然想起先生写的那篇关于吴的文章《当法律不足以慰藉灵魂——从吴的信仰皈依看法与法的品格》,真是无奈。其实我一直在问自己,我现在做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像冯翔先生在《政法笔记》里说的那样。"在美国,法律是谋生和赚钱的职业."如果是的话,似乎我不应该难过,不应该无奈,但我总觉得有点累,人格分裂越来越强。难怪室友说我是虚无主义者。我买完书后,翻开书的序言,却是一篇编者的序言《激情宣讲法治信仰》,编者在其中呼吁我们中国未来的法律职业者(有些羞于把自己加进去)“珍惜职业荣誉,远离盗版”,从自己做起。“这个系列的读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为早日成为托起中国法治的法律职业群体中光荣的一员而努力。珍惜职业荣誉,远离盗版,从自己做起!”。我不知道每天看盗版书,带着这些文字准备司法考试,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或者羞耻心。被嘲讽?或者悲伤...
请收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