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常见的答题技巧
2.什么样的小说?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
3.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人,环境,情节
4.环境的类型和功能是什么?
(1)自然环境
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的空间,以烘托人物的情绪。
(2)社会环境
说明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烘托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5.剧情由哪些部分组成?
开始、发展、高潮、结束
6.继续写小说的结局。
按照小说故事发展的规律继续写,要简洁、含蓄、有哲理、发人深省。
二、考点和答题技巧
〈〉〉〉〉〉〉〉〉〉〉〉〉〉〉〉〉㋅129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并写在空白处。
2.总结故事内容(特别注意剧情双轨发展的内容总结)
3.对本地内容的理解
〈 2 〉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和要点
1.你觉得主角是什么样的人?
2.结合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回答此类问题的步骤:
(1).回答描写人物的方法。(人像、语言、动作、心理;简介描述)
回答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到最能表达人物特征的关键词和句子。)
③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人物性格,注意外在的肖像特征,内在的思想,然后是精神品质。分析要全面具体,不能一概而论。
3.用你的想象力去填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有一个问题:
(1)缺乏要素
②心理活动与性格不符。
原因分析:
1.回答问题的时候是自由的,说的话不符合性格。
②忽略语境,忽略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如何回答这类问题:。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验人物感情的变化。
(3)环境描述的问题和要点
(节气、天气、气候、风景、景色)
环境描述1的作用。说明背景。2.推动剧情。3.渲染气氛。4.描绘人物,烘托他们的个性和情感。5.让故事更加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加突出和深刻。需要表达某种新鲜的感受或微妙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景交融,能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4)理解题目的意思。
1.提出有主要内容或重大事件的题目。
2.用贯穿全文的线索拟出题目。
3.以象征和暗示的对象为主题。
4.关注主要人物。
5.关注特定的环境
回答分析题目的注意事项
(1)注意分析题目中中心词和修饰语的意思。一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2.如果小说标题揭示了中心,那么结合小说结尾来回答文章中心。
〈 5 〉关于评价、体验、感受、感悟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考验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心得、感悟等等。
开悟——理解的真理。(结合人物和主题回答)
经验——通过个人经历或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感觉-感觉和理解。
评价——对人对事的看法。
↓6↓关于写作的问题。
1.主位与主位的关系。
主题-表达主题的材料:人、环境和事件。
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感性和整部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倒叙和插值的功能。
总的来说,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吸引读者。
插是指作者在叙述主要情节线索时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叙述方法。插值的主要作用是丰富作品的内容;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人物更加完整。你可以理解一种情况的起因或者某件事情的起源。使文章紧凑。
3.一种叙事技巧。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提前提示或暗示,以便前后呼应。其作用是帮助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4.悬疑——作品引起的对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一种紧张感,称为悬疑。它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7)对关键词含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语境,根据文章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比喻意义、象征意义、指称意义或其在这种环境中的内涵和外延。这个知识点在湖南益阳写的《白鸢尾》里考查。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替换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这种理解是否与上下文的意思不一致甚至冲突。
(8)抓住主要思想
小说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题把握正确,人物和环境才有规律可循。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事、事的整体性思考,着眼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人物在社会活动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通过对人的命运的考察而实现的哲理。多注意抒情和议论文的句子,这里面往往隐藏着作者的观点。再者,还要注意主题表达的规范性。一般的模式是“通过_ _ _ _ _ _来表达一种_ _ _ _ _现象(思想和性格)”。
(9)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以人物塑造为核心,人物塑造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反映作品的主题。②简介描述。也叫间接描述。也就是通过别人的言行间接写主角。比如《滥三五斗》中对米行老板的描述,就是对“老毡帽”悲惨命运的衬托。③细节描述。通过分析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场景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