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那就去看他的童年。
这是一本“非虚构小说”,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一家四口被谋杀的全过程。卡波特作为《纽约时报》邀请的作家,做了跟踪报道和采访。新闻学给了这类报道一个专门的名词,叫“特写”。
故事分为四章,从事发前的宁静到事发后的喧嚣。彻夜未眠的村民互相猜忌,侦探们不遗余力地调查此案(甚至失去了正常的生活),直到杀人犯佩里和迪克流亡墨西哥,回到堪萨斯州。最后,案件在意想不到的线索下出现了转机,侦探们终于抓住了凶手。
为了保留悬念,作者没有按时间顺序交代凶手的作案过程;而是从侦探的角度,带领读者一步步揭开真相。尤其是在凶手逃跑的过程中,在描述和分析了凶手的家庭、成长过程和社会经历后,凶手在被害人家中的行为和具体的杀人过程似乎更“合理”。
卡波特在刻画小说中的两个主角迪克和佩里时,有着完全不同的情感色彩。由一对善良淳朴的父母抚养长大的迪克,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无法进入大学继续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这让他对父亲产生了芥蒂。结婚生子,出轨离婚,犯罪坐牢。与佩里的“弃儿”身份不同,迪克成长顺利,却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花钱欲望而误入歧途,转而走上了没有一技之长的违法道路。
佩里一方面觉得自己和迪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另一方面又念念不忘要和迪克分开:“一开始我以为他的吹嘘是勇敢无畏的表现,没想到他只是嘴上说说,实际上是一个令人恶心的懦夫。”卡波特在文章中还提到了迪克的“不可告人的秘密”:恋童癖。虽然作者把迪克描绘成金发碧眼、高大健壮、幽默风趣的人;但其实迪克只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渣滓。
相反,在刻画佩里时,卡波特倾注了更多的同情。佩里从小郁郁寡欢,被嗜酒的母亲折磨多年,在教堂避难所被神父和修女虐待(本文中反复出现的对修女的虐待解释了为什么佩里在姐姐/战友/副官妻子劝他相信上帝的时候极度不以为然甚至无动于衷)。
佩里的妹妹芭芭拉在信中写道,她害怕佩里,也羡慕他,因为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宠爱。然而,父亲的爱并没有让佩里感到幸福。因为父亲的忽视,渴望学习的佩里被迫辍学,和父亲一起成为冰天雪地里的爱斯基摩人(战友们都这么称呼他)。他非常渴望学习。文中提到的细节“佩里扔掉了很多东西,但他随身携带的那本书里有很多不熟悉的单词。”
佩里甚至幻想自己是“佩里?O palsson”,在舞台上表演《一个人的交响曲》——经常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梦里,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家夜总会里,佩里戴着白帽子,穿着晚礼服,潇洒地走向聚光灯下的舞台,依次表演口琴、吉他和班卓琴,唱着《你是我的阳光》。
“牢房的墙壁消失了,天空出现了。我看见一只黄色的大鸟从天而降。”在他的一生中,从贫穷悲惨的童年到放荡不羁的青年,再到现在的监狱,那只巨大的黄色鹦鹉总是在佩里的梦里飞翔。它是佩里的复仇天使,为他杀死敌人,或者,就像此刻,当他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它抓住了我,我大概轻如鸿毛。”
如此多的不幸和命运的捉弄,似乎为佩里的残忍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让读者对佩里产生了更多的同情。卡波特甚至描述了佩里对女性的保护。当迪克试图强奸受害者中15岁的女儿时,佩里强烈反对:“除非你先杀了我。”由于担心迪克脆弱的母亲经受不住儿子被杀的打击,佩里推翻了自己的证词,向法庭承认自己“杀了所有人”,但实际上,受害者中有两名女性是被迪克杀害的。
"佩里的小牛空悬在那里。""佩里在电影中到处嚼阿莫西林。"
残酷又充满同情心,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多事的人生,这样矛盾的感情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佩里身上充满了一种流浪动物的气质,一种受伤了还在四处游荡的野兽。
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佩里的“对死者过去历史的调查表明,儿童在童年时期遭受过父母的家庭暴力,在他们懂事之前让他们遭受这种刺激,会使他们在早年形成自毁的性格,从而导致日后失去自制力和冲动的感情。”“这些人在暴力过程中没有产生愤怒或狂怒。他们与他人的关系非常冷淡,给人的印象是孤独,不合群。这些人最容易杀人。他们不是进攻能量超负荷,就是自控系统不稳定,以至于会时不时用最赤裸裸最原始的方式发泄出来。尤其是在情绪不稳定的因素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潜在受害者会被认定为过去某种创伤经历中的关键人物,杀人动机很可能会激发他们。”
我没有因为克拉特一家的所作所为而杀了他们。他们从未伤害过我。不像其他人。我一辈子都被别人欺负,也许只是因为克拉注定要替别人还这笔债。佩里说:“我以后不后悔?如果你是这个意思,我不后悔。我对此毫无感觉。我希望我后悔了,但实际上我没有。事情发生后不到半小时,迪克就开始讲笑话,把我逗得狂笑不止。也许我们根本就不是人。我的人性只够可怜我自己。”
与其说卡波特是带着“沉重的社会良知”写作,不如说他是野心勃勃,甚至是“冷血”地利用这起残酷的谋杀案,炮制出自己的传世经典之作。
在电影《冷血自传》中,卡波特来到悲剧发生的小镇,对负责调查的侦探说:“我不在乎这是谁干的,我只在乎这对镇上的人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然而,肇事者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试图强调的关键点。他翻阅罪犯的资料,走访他们的家人和曾经的朋友,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正因为如此,他走得太远了:他和佩里的经历太相似了。被遗弃的孩子,灰暗的童年,社会的异质性,让他无法脱离佩里的生活。他们两个就像兄弟一样,佩里冰冷的血液静静地流淌在他的血管里。佩里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一个来自他过去的幽灵,总是提醒他的身份和来源,提醒他那些可怕的岁月和沉睡在他心中的愤怒的怪物。
和卡波特一起去调查这个案子的哈珀?李曾经问他:“嘿,你爱上佩里了吗?”卡波特回答说:“我们就像在同一个房间里长大的孩子,只不过我从前门出来,他从后门出去。”
自从《冷血大帝》出版后,卡波特再也没有出版过任何小说。或许是他对《冷血》的感情投入让他无法全心全意投入到其他作品中,或许是佩里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感情和记忆,又或许是他对佩里命运的选择让他无法承受世人的争议。
总之,卡波特晚年的生活没有一个畅销书作家应有的光环,而是以放纵和酗酒而告终。
可能是我到死都没有放下我的残忍。
有一种人,对人的注意力极其冷漠,却极其引起人的注意。他们喜欢这个姿势面对镜头,45度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