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各位对佛教有一定研究的人一个问题。

阿弥陀佛!

很好!很好!藏传佛教代表孝道,所以“地藏菩萨的本愿”就是佛教的孝道,佛教的基础就是孝道。我们应该向佛教学习什么?无非是在“孝”字上下功夫。孝道是学佛的基石,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离开了这个根本的学习,你将不会在修持任何佛法上有所成就。

所有的恶都要避免,所有的善举和自我净化都是佛教徒。这是诸佛的印记。佛教讲原则,讲道理。所以佛经里有五种人说,除了佛,所有的弟子、神仙、神仙、佛教徒,只要和佛教的宗旨相同,不违背佛教的原则,都承认它是佛经。

讲经必有好时节,《地藏王菩萨许愿经》是佛祖在母亲临终前特别恩宠给我们看的。我们在经典中看到,佛陀出生后,他的母亲去世了,他的母亲出生在天庭,所以必须到天庭为母亲说话。我在鹤立天住了三个月,给我妈讲解,也就是说这本书《地藏菩萨许愿经》。按照《加一个阿汉》里说的,这次佛法将由天王因陀罗发起。天上的神非常聪明和智慧。他说过去所有的佛都曾经上天为母亲代言,感谢母亲的生育。佛成了佛,当然也不例外。佛陀是受天上的神邀请,在天上举行这个法会的。这个因缘很深,故事很长。

按佛家的说法,一开始没有定题目,就要根据时机说,等题目集合好了再定。就像世界上的人做一篇文章,从古至今很多人都是写文章,文章写完了再决定一个话题,这很正常。但是佛经很多,都是参与者听到的,或者说一半,还有人来求教,求佛开导。我们在佛经中看到很多这种情况。我们在佛经中看到很多这种情况。有人没问,佛也没说,集会结束后,集会的人给了这个经一个题目。但在佛经中,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大部分都是佛说的。在《地藏菩萨原愿经》中如来赞的第六品中,普光菩萨为我们请示,以及此经的标题和名称。普光问名,佛说三名。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三个名字中的一个。这是当年翻译经书的师傅。他选择了佛陀提到的三个名字中的一个,他选择了“释迦牟尼”,所以这个经文叫“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愿望里一定有台词,所以台词包含在原愿里,台词一定有誓言。佛祖启示的佛经三名,在佛经的汉字里,都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

关于“所以我闻到了”的解释,以下是孔敬大师在《十大善业讲义》中的语录,希望尊者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

如果我听说,有一段时间,佛祖在罗龙宫,有八千个和尚,三万二千个菩萨。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段经文不同于其他经典。比如《托米经》是佛祖在一棵树上对孤园说的,不是在人间;而这段经文是在龙宫里讲的。于是,有人产生了怀疑,说这经文是后人伪造的。现在科技发达,潜艇到了海底也一直没找到龙宫。因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来帮助我们打破怀疑。

这段话是阿难在汇编经典时加上的。这段话不是佛祖说的。弥留之际,佛陀告诉阿难,所有经典都始于‘所以我闻’。“我”是阿难自称的,“所以”是指此经,我阿难亲耳听佛说的。《气味》是个人故事,不是传说。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所以“如是”指的是法字,也就是特指这部经。如果再深入一点,《大智慧论》多达四卷。解释一下这四个字。所以佛经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量的意义!

‘如’意为真、自性,只有真、自性才是‘是’;换句话说,真理和自性以外的任何东西一样,叫做‘无’,这就是佛教的真与假。为什么说除了真理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是错的?真相之外是幻觉。《金刚经》说,‘万物有其道,如梦如幻’。一切都有它的方式吗?是啊!虽然有,但不是真的,可以变成真的,改变的现象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不仅虚幻不实,佛也告诉我们不存在。所以《金刚经》结尾说‘露若电,你要这样看’,你就能看到宇宙的真相了。

普通人被这些虚幻的境界蒙蔽了双眼,这些境界就像电影画面一样,我们以为是真的,其实是假的。据说电影几乎所有人都能看懂,但是现实的一切境界都是假的,很多人看不懂还以为是真的。说白了,一切现象都是瞬间的,所以都不是真实的存在。真实的存在是可变的法性,法性也叫真理。

佛陀所说的一切佛法,都是从自性中显露出来的,所以称之为‘所以’,绝对不是意识的显露。凡夫所讲的思想、念头、观念,在佛教中讲的是心、念、识;心是阿赖耶,意思是结束,知识是第六意识。十法界内的众生,在思想和知识上都不是无动于衷的。如果能离心意识,就脱离了十法界,脱离了十法界,就进入了真正的法界。进入真正的法界,就是《华严经》里说的法师。这才是真正的解放。只有当你真正得到了大圆满,你才能找到禅宗所谓的‘父母未死之前的本来面目’,也就是真正回归自性。当你回归自性的时候,你找到了自己,空无一物的法界都被你真实的自性所体悟。所以十法界都是自己的境界,称为佛菩萨。在回归自性之前,我们生活在实现自性的虚幻境界中。生活不是自由的,我们被王国所控制。我们不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主宰,而业力才是主宰。看清自然之后,做主人就不是业力了。

佛教说‘我常乐清净’,这就是四净德。这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但如果它不是性的,它是名义上的。‘常’是永恒的。在我们的现实环境中,动物生老病死,植物生老病死,矿物生老病死,所以没有一成不变的变化。连‘欢喜’也没有。我们现在的快乐只是暂时停止痛苦。比如我们一天要吃三顿饭,一顿不吃就会很饿;当你吃饱了,饥饿的痛苦暂时停止,所以你感到快乐;当你不吃东西的时候,痛苦是立刻呈现的,所以六道凡夫只有痛苦没有欢乐。我可以自己做主,普通人却不能自己做主,常常被境界所困扰。因此,在没有看到性的情况下,我决定没有‘我’。“净”是指身心清净,我们有一颗是非之心,贪婪无知;身体更不干净,一天不洗澡就会出汗。所以,‘我常乐清净’不仅仅是六个凡夫,也是十法界中的四圣法界。只有当我进入一个真正的法界。《无量寿经》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和万物都住在一个地方,所以充满了‘快乐和清净’。

诸佛到我们这里来,十方法界一切众生所说的儒家经典,无非就是说一个“所以”字。“如”就是真理,佛所做的决定是完全对应真理的。佛陀没有加一点,也没有减一点。这叫“如”,意思很深。因此,佛陀决定没有他自己的意义,没有他自己的创造,谈论'创造'是虚幻和不真实的。佛说的完全是实际,只是告诉我们宇宙生命的真相、相和因果(因果的变化,因果的延续)。

由此可见,诸佛所说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实际生活状况,才知道佛教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学佛就是要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生活的真实环境。所以佛法的教,是世间第一真圆满的教。我们必须了解和学习。只有通过这种学习,才能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生存环境的真相。入此境界,谓之菩萨;若圆满,谓之佛。所以佛菩萨是佛教教育学习的阶段名称。第一阶段叫阿罗汉,第二阶段叫菩萨,最高阶段叫佛。所以佛、菩萨、阿罗汉都不是神仙,而是代表了修行佛法的各个阶段的成就,也就是修行佛法的学历。

‘如是,我闻’这几个字,表示此经是阿难自己讲的。佛不是自己的意思,这是宇宙生命的真理。说这四个字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有尊重,有敬意,有信仰,所以‘所以’就是相信成绩,‘我闻’就是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