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代乡土文学大多来自西北?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尤其是民国时期,中国文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地气的乡土文学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诞生。于是有朋友发现,这些乡土文学的作家基本都是西北人。究其原因,西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开放程度和资源上处于落后阶段,西北作家对家乡有着强烈的焦虑,所以在作品中表达了他们的忧虑。

一、乡土文学的起源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变迁。所以乡土文学的出现实际上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他们对家乡产生了一种好感。后来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和西方国家的入侵,他们不得不远离家乡,过着漂泊的生活。这种生活让他们更加思念故土,于是乡土文学诞生了。

二、西北乡土文学关于乡土文学主要产生于西北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西北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符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和社会,所以西北人对土地的感情更深。也有人说,由于西北地区的民族习俗没有与城市化相勾结,很多传统习俗仍然可以追溯,这使得西北更具地方文化,也加深了人们对西北的感情。有人说它经历了抗日战争文艺座谈会和左翼文学,所以西北的文学发展是最好的。

三、乡土文学的未来乡土题材是民国小说创作的主脉。但是,我们想要找到传统本土题材的作品并不多,所以有些传统文化没有传承下来是很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