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元代·徐再思《阳春曲·闺怨》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闺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真后悔嫁给商人为妻,偏又命运不好,逢上了负心的郎,临走时,说是到东吴去。三年过后,却从广州寄来了信。

注释

东吴:泛指太湖流域一带。

鉴赏

这首小令从唐女子刘采春《罗唝曲》“那年离别日,只道往桐庐。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的绝句脱化,也穿插了《罗唝曲》“莫作商人妇”及白居易《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意境。但较原诗来看,“闺怨”的含意更为显豁。“悔作”、“当逢”,口吻如生,表现出散曲小令开门见山的直露本色。“闺怨”的前提多为夫君别离远出,唐诗往往将这种前提加以隐掩或推衍。除上举的《罗唝曲》外,如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其妙味如前人所评:“意其远行,却在近处。总以行踪无定。”看来恰恰同《罗唝曲》的“意其近行,却在远处”反了个向。不过要让读者一览即领悟却不容易,可见唐诗是过于偏重含蓄了。

徐再思改诗为曲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化含蓄为显露,当然也有别的因素。唐韩偓《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不怎么知名;而李清照化用其意作成的《点绛唇》秋千词,“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云云,却为人传诵。可见夺胎前人成作,也不失为出新的一途。

原诗的薄情夫君“只道往桐庐”。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唐方干《思江南》:“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看来唐代桐庐为一交通中心。曲中改成了“别时只说到东吴”。东吴的指谓说法不一,据周祁《名义考》,元明时习以苏州为东吴、湖州为中吴、润州为西吴,苏州在元代确实是繁荣的商业城市。这也说明曲作者不是简单地模仿照搬,而是根据元代的实际情形更改了“闺怨”的细节。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徐再思

旧相思、偏供闲昼。 枕前泪***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忆得盈盈拾翠侣,***携赏、凤城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