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第4章~ 12是每章的总结。
祥子在海淀的一个小店里病倒了,发呆了三天。在这三天里,他和三头骆驼的关系被人在睡梦中或胡言乱语中听到,从此绰号“祥子骆驼”。他打起精神,回到仁和汽车修理厂。曼和汽车厂老板刘四有一个女儿,名叫虎妞。
祥子把卖骆驼剩下的30块钱存到了刘四那里,希望继续存钱,再买一辆自己的车。
第五章
祥子还是节衣缩食,但是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在杨家拉只呆了四天就被拷打要离开。
第六章
虎妞离开杨家,回到仁和车行,请祥子喝酒。喝完酒,祥子迷迷糊糊被虎妞骗上床。事后,祥子对虎妞极其矛盾,既怨恨又向往,同时又夹杂着恐惧。
第七章
祥子去曹家包月,曹先生家里待他不错,很尊重他。一天晚上,祥子拖着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了一块石头。他和曹先生都受伤了。祥子很难过,但是曹先生一点也不怪他。
第八章
高妈也是曹家的佣人,她劝祥子把钱拿去放高利贷,或者存银行赚利息。祥子不敢。高妈劝祥子起来开会,祥子不敢。年关将至,祥子打算买点礼物去看看,问问存在那里的钱,可是虎妞来了。
第九章
虎妞把祥子存给刘四爷爷的钱还了回去,告诉他自己怀孕了,并向他求婚。她还设计了一个计谋,让祥子去讨好刘四,让刘四同意他们的婚事。祥子心乱如麻,借酒浇愁。
第十章
祥子在一个小茶馆里等着曹先生。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车夫,因为饥寒交迫,晕倒在茶馆门口。祥子买了十个馒头给老车夫和他的孙子小马吃。老车夫的遭遇给了祥子沉重的一击。他发现即使自己有一辆车,变老也是很可怕的。
破产重组保护
祥子拉着曹先生回家,发现被人跟踪。曹先生让他换到左先生家,然后让他去曹家报到。他刚回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了,并威胁和引诱他。最后,祥子把葫芦罐里的积蓄都给了孙侦探“救命之恩”。
第十二章
祥子从曹家逃走,走投无路。回到曹家,遇到高妈。高妈让祥子留下看家,自己去左佳投奔曹先生。祥子担心在曹家不安全,就翻墙到隔壁王家找车夫老程,在老程家翻来覆去了一夜。
曹先生是一位进步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他的学生阮明整天忙于社交活动,功课不及格,但他请求曹先生让他及格。曹先生不同意,于是阮明到党部诬告曹先生是“乱党”。
扩展数据:
《骆驼祥子》是老舍写的一部名著。通过一个老黄包车夫的辛酸故事,描绘了一个正直、好胜、善良、自强的外来黄包车夫在旧社会是如何从肉体到灵魂被毁灭的。
祥子是一个诚实、坚强、淳朴的人,对生活有着骆驼般的热情和坚韧。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自己买辆车去拉,做个独立劳动者。
它既描写了恶劣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又描写了祥子在人生理想破灭后的精神堕落。“他没有心,他的心已经被取走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造成了行尸走肉的无业游民。
写作背景:
小说《骆驼祥子》以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为背景。祥子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一个黑暗、畸形、不平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生活贫困,祥子只是劳动群众的代表。
虽然他们有一些自由,但他们必须谋生,贫穷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1936,老舍的一个山东大学的朋友,讲了他雇黄包车夫的经历和见闻:一个黄包车夫买了一辆黄包车,不久就卖掉了,就这样忽上忽下,最后穷了。
当时老舍认为这个题材可以写成小说。新文学诞生以来,胡适、鲁迅等作家都有关于人力车夫的写作,但都是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表达对人力车夫的同情,而没有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去体味他们的人生。
老舍出身贫寒,从小就与下层社会接触。他对劳动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素材来源。
百度百科-骆驼祥子